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迎春:古代的劝农备耕民俗

2023/2/23 11:13:17粮油市场报收藏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民俗中,有一个流传最久,分布最广,活动十分隆重,而现时却又很少人知晓的民俗,这个民俗就叫迎春。迎春也叫打春、鞭春,是春到人间第一日所举行的一种活动。它与其他的民俗不同,不是民间自发的,而是由官府出面组织并直接参与的。通过这个活动官府借以“劝农”,并在新春期间营造一种官民同乐的和谐气氛。而百姓则通过迎春来预卜来年年成的好坏,并祈求年丰人和,为行将到来的春耕生产作好思想准备。正因为迎春习俗具有推动农业生产、融洽官民关系,且具有浓郁的喜庆气氛,所以一直为百姓所喜爱,并长期流传下来。

古代的迎春仪式

迎春是古代官民在立春日祭祀芒神和春牛的一种活动,各地的祭祀活动情况不同,有简有繁,但都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内容:一是在立春前一日,地方官吏身穿朝服将事先准备好的芒神和春牛送到城外东郊的特定地方,如先农坛,或庙宇等,举行祭祀活动,祭毕抬回官署供奉。一路上,百姓夹道围观,儿童争摸春牛角称为“摸春”,大人们用麻麦米豆抛打春牛,以打中为吉利,称为打春。这是整个迎春活动的准备阶段,人们一般也将它叫迎春;二是至立春日,官绅民众聚集官署前,等待立春时辰的到来,一俟春到,即由首席长官举鞭打春牛,连打三鞭以后,再由其他官吏按身份高低依次鞭打,及至土牛被打碎。围观群众接着便争抢打碎了的土块,拿回家去保佑五谷丰登,田蚕茂盛,牲畜肥壮,有的认为可以祛除病疫。这一活动,称为鞭春。迎春活动至此达到高潮。

各地因经济条件、风俗习惯不同,迎春活动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在迎春前还有演春。演春形式多样,有的是表演农事活动,他们或“带笠衣蓑,执农器牵牛”参加活动,或“携田具,唱农歌,为兴东作之道状”,有的则“牵生牛于有司堂上,扮播种、犁田形样,洒谷满堂取丰稔之兆”,反映了农民们喜迎春天、准备春耕的心情。可见迎春实际上就是迎耕、备耕的一种活动。

迎春民俗中还渗入一些地方性的内容,浙东有“在立春前一日家设酒肴,以祭土神”之俗,当地称之为“作春福”。在华北地区则普遍流行着一种“立春日,民间吃春饼、萝卜”的习俗,当地称为咬春,有的地方则称为尝春。

最隆重的迎春莫过于京城。据记载:“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暨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但这种迎春不过是一种做样子的官场礼仪,远不如地方迎春的热烈和欢快。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百姓们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县在鞭春时唱“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四季平安”,便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和祈盼。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发展农业是官员的职责,因此要借此机会劝农,来推动春耕。

迎春民俗中的芒神与春牛及其作用

在迎春活动中,人们要供奉芒神和春牛。芒神、春牛是什么?又为什么要供奉呢?

芒神也叫勾芒,是传说中少昊的儿子。春来之时,豆子出土豆芽弯成“勾”形,青草出土叶尖带“芒”,因此,人们将勾芒视为春的象征。春牛也叫土牛。牛是农家主要的耕地工具,春牛实际上代表春耕的意思。不过,人们供奉芒神和春牛并不只是为了对神的崇拜,主要是通过这些神像来了解春来的迟早和当年天气的寒暖和水旱,因此,勾芒和春牛实际上起着预报全年天气的作用。

中国古代对于天文、气象、历法,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官员管理,清代称为钦天监,每年六月要按年建干支推算测定次年春牛芒神的色彩与形象,下达州县。各州县便根据下年立春时的岁、月、日、时各干支,制出春牛、芒神偶像,以供“鞭春”之用,以干支配五行五色,每年画法均有差异,人们便可根据每年芒神和春牛的变化来了解春来的迟早和天气的寒暖、水旱,以卜全年的丰歉。

立春在岁前五日外,芒神立于牛前,以示春早;在岁后五日外,则立于牛后,以示春迟;在岁前后五日内,则与牛并,以示适中。立春时的干支不同,芒神的装载也不一样,立春时如在卯至戌,罨耳不载则用手提,在子至丑则全载,全载表示岁暖,手提表岁寒;穿鞋预示春雨多,赤脚预示春雨少,雨水多少正好与穿着的预示相反,因此,人们将芒神也叫做“拗神”。由于芒神与土牛的位置及装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人们只要观察芒神、土牛,就能了解到来春水旱、寒暖、丰歉情况。这是迎春中赋予芒神和土牛的特殊作用,也就是为什么每年迎春活动中都要重新制作芒神和春牛的原因。现在看来这奠基于阴阳五行基础之上,用年建干支方法来预测水旱、寒暖的方法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是靠不住的,但在科学不昌明的时代,人们只能利用这种方法来了解天气的变化。

迎春民俗的来历和演变

迎春民俗至少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已见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奠基时期,讲究掌握农时是当时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及时春耕尤为人们所关注,这一时期牛也开始被作为耕地的工具,而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上,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形成了最初的迎春习俗。

迎春民俗最初见于《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季冬之月)出土牛,以送寒气。”说明至迟在战国时迎春活动已经出现,但这时的迎春仅是一种官场礼仪,是由官府包办的。这时的出土牛性质上也和往后有所不同,目的是为了“送寒气”,而并不是为了“劝农、备耕”。

汉代全国已形成大一统的局面,迎春习俗也开始传播到全国,并成为一种固定的节日活动。《后汉书·礼仪上》记载当时的习俗是:“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迎春和出土牛已合在一起,并在同一时段举行。出耕牛的含义也由“送寒气”变成了表示农耕之早晚,“令之乡县得立春节出劝耕也”。出土牛也演化为鞭春牛,《盐铁论·授时第三十五》:“发春而后悬青幡而策土牛。”策土牛就是鞭春牛。后世迎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这时已基本形成,因此,汉代可以说是我国迎春民俗的形成时期。

唐宋时期迎春活动十分盛行,鞭牛已成为一种习俗。卢肇《谪连州书春牛榜子》诗:“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反映的便是这种情况。宋代,迎春十分隆重,特别是皇家在京城的迎春更是如此。场面隆重而又热闹,宋代的著述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北宋时,“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载归私第。”南宋时,都城临安,“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伎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仪。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应阳春之象。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北宋景佑间又颁布土牛经,颁布了土牛的样式和色彩,从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土牛制作的基本格式。

明清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迎春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在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州县迎春活动更是热闹,好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即使在边远地区也是如此。

入清以后,迎春活动日趋奢华和讲究排场,成为一种扰民的活动,因而渐渐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当时就有人反对这种现象,并着手改革,去掉那些劳民伤财、奢侈浪费的排场,简化了迎春的活动。

到民国时,因推行阳历,这种习俗更淡化下来,有的地方被取消了,有的地方则将此改成了农民节。但这只是官方的礼仪被取消,民间的一些迎春习俗仍在不少地方被保留下来。

迎春民俗的历史作用

迎春民俗是农业社会中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现在虽然已经不流行了,但它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迎春是由官方组织的一种有百姓参与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有文娱表演的情况下进行的,气氛欢快、热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融洽官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二,迎春实际上也是一次盛大的文艺表演和文艺游行,对于长期封闭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和精神享受,具有愉悦百姓身心的作用。

第三,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季节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迎春习俗利用芒神春牛等偶像,向人们传递季节、天气的信息,使人们做好春耕生产的思想准备,这明显具有推动备耕的作用。

虽然,在迎春习俗中也存在着迷信、不科学的东西,存在着铺张浪费,甚至有的还出现借机勒索的情况,但不能否认,迎春这个民俗对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有着积极的一面。(闵宗殿)

责任编辑:王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