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技术促黔薯绿色发展
2018/6/8 9:41:57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6月5日,记者一行与参加“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数字预警及精准防控技术培训会”的近百名贵州省植保工作者观摩了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预警及精准防控技术示范现场。技术人员在示范现场的马铃薯基地里展示了先进的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技术,参会人员还走进现场多个马铃薯品种发病观测圃直观感知疫情。贵阳市植保站副站长张斌等在马铃薯基地生动讲解了怎样在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指导下的最佳防控时间开展筛选试验研究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研究,并示范展示了该系统指导下的精准防控技术。卓有成效的数字化预警及精准防控技术让参会的贵州省植保工作者们数起了大指,开阳县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预警及精准防控技术示范现场的植保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植保专家们的肯定。当日下午,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控制协作组负责人耿坤研究员对2017年全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协作组技术负责人张斌作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技术》的培训,毕节市、播州区、开阳县三个协作组成员单位代表还作了交流发言,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为今年贵州省马铃薯绿色防控工作取得更好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
贵州省农委植保站站长朱怡、贵阳市农委植保站副站长张斌、在开阳县马铃薯基地里视察晚疫病防治情况
贵州省农委植保站站长朱怡在培训会上介绍:在开阳县召开这次“全省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预警及精准防控技术培训会”,目的是为了深入推进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提升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能力,实现农药减施增效、贵州省马铃薯产业的绿色发展。贵州省马铃薯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预警项目的相关市(州)、县植保站站长、测报技术人员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代表、绿色防控服务组织(企业)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会。
贵州省是我国马铃薯大省,现在每年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1100万亩,面积大但是单产低,马铃薯晚疫病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晚疫病害具有流行速度快,危害损失大,监测预警难度大,最佳防控时间难掌握等特点,而通过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准确预报,可以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精准防控和农药减施控害。为解决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问题,贵州省农委持续大力支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贵州省植保站把全省马铃薯主产区的各个单位集合起来,组建了“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防控工作协作组”,其目标任务就是要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实现农药减施增效。
贵阳市开阳县马铃薯精准绿色防控示范田里正在示范先进有效的绿色防控方法
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协作成效显著、成绩喜人:现已建立起全省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系统,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指导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准确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指导。据介绍,贵州省引进的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欧洲很多国家已推广应用多年,但该模型在贵州省应用后,发现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防控指导误差大等缺陷。对此,贵州省没有采取拿来主义,而是根据贵州省实际,从2012年起,由贵州省植保部门在比利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持续进行深度研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建成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一是预测准确率高,在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方面,运用指示品种法对不同抗性的主栽品种进行预测,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准确率达95%以上,在预测马铃薯晚疫病艰生趋势上准确率接近100%;此外,实现了精准化防控,在系统指导下,在保护性杀菌剂最佳使用时间内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在治疗性杀菌剂最佳使用时间内使用治疗性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极好;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数字化,将田间终端监测、无线通讯、地理信息(GIS)、Web、手机APP、远程监控、信息发送等现代化技术和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技术有机结合,对监测地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诊断、预警及科学防控,系统极易操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数字化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指导,在防控上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大大减少了贵州省马铃薯生产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实现了农药减施增效。
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预警系统运作良好成效显著
朱怡站长说:贵州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预报准确,防控指导精准,是目前贵州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测面广,防控指导面积大,在国内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中发挥作用最好、服务面最大、系统应用和维护最完善,是贵州省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一个亮点,值得点赞。此外,协作组的成绩还得到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全国农技中心和贵州省农委领导、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全国农技中心钟天润副主任高度评价说:贵州是马铃薯种植大省,在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推广工作上,没有采取拿来主义,而是根据当地方实际情况和主栽品种,不断修正模型参数,使之适用于全省马铃薯产区,建成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创新了预警信息发布方式,使预警信息能够在最短时间送达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手中,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难能可贵。
截止目前,贵州省共安装田间气象站74台,涉及9个市州的44个马铃薯主产县,这74个田间数字化预警监测站全部接入《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采集的数据全部由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出预警和防控信息,有效指导了贵州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防控工作,实现了监测简便化、预警智能化、操作简单化、覆盖面最大化,解决了应用难的问题。贵州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手机短信预警平台,创新预警信息发布方式,提高了预警防控信息的到位率。
目前贵州省的监测预警准确率较高,主要体现在:贵州省预测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准确率接近100%;预测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到5天以内,准确率达95%以上;
2014年,贵州省创新了组织管理模式和推广机制,贵州省植保站牵头组织成立了“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防控工作协作组”,协作组由贵阳市植保站主持全面工作,提出具体的最佳防控时期,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指导,防控技术指导可以第一时间落实到田间。2017年通过系统发布预警及防控指导信息达100余次3万多条,指导防控面积300余万亩。
据介绍,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丰收三等奖1项,中国植保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取得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发表科技论文27篇、出版专业书籍3部,三年来协作组1人晋升推广研究员、16人晋升高级职称、28人晋升中级职称。
为继续推进国家农业部2020年农药零增长行动,实现贵州马铃薯产业的绿色发展,朱怡站长指出,贵州省还须继续加强晚疫病监测预警协作,规范管理;预警区域要实现科学布点,进一步扩大防控指导面积,提升服务能力;要重视预警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进一步完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开发手机APP,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协作组不仅要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开展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研究,还要关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黑胫病、黑痣病协作组等病虫害,制定马铃薯全生育期全程解决方案,要遵循农药零增长、农药减施增效的要求。此外,还可以向新的领域拓展,如针对番茄晚疫病、水稻稻瘟病等开展技术研究,拓展服务领域。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