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把脉谷物干燥机械智能化
2018/4/16 10:37:41胡增民收藏
本报讯 (记者胡增民)4月11日,在安徽六安举办的“中国谷物干燥机械装备智能化研究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提出,强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装备技术创新,结合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一批谷物干燥设备创新企业开展谷物产后服务体系建设。
汪懋华说,我国谷物产后处理工艺与装备发展滞后,是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首要问题。2017年,我国机械烘干粮食11226万吨,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8.2%。
汪懋华表示,2017年,国家粮食局和财政部联合启动提出加快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要求从“多产粮”向“产好粮”转变,助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汪懋华提出,要结合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一批谷物干燥设备创新企业开展谷物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将为我国建立起一套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清理、干燥、分类等服务,大幅度提高粮食保质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表示,农机装备信息化是世界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设计制造、生产技术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以提高农机装备自身价值,提高作业效率效能,提供高效便捷的运维服务。
赵春江说,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表现为制造工艺粗糙、产品质量亟待提高、信息化应用滞后、生产效率较低等。因此,农机装备信息化必须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特别要加强谷物干燥装备信息技术应用,用数字技术创造粮食干燥新未来。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说,谷物烘干机械装备是农机化领域近年来迅速增长的一个子行业。2017年,在拖拉机、收获机械产销量呈现较明显下滑的形势下,谷物烘干机械装备产销量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谷物烘干机产销量约达到2.8万台,比上年增长了30%左右。
在刘宪看来,谷物干燥机械装备与智能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进行可视化管理、远程操控,大大提升对作物烘干管理的方便程度;可以更好地节省人力、提高作物烘干效率,特别是提高粮食与果蔬烘干的精准性,提高烘干作物的品质;可以更好地节约燃料、节省成本、提高用户收益。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曹成茂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烘干机械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但是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还很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尚处于产品技术落后、企业创新能力差、研发能力较弱、一次性购买成本偏高等阶段,亟需从政策法规、市场层面、技术层面等着力解决,推动烘干机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曹成茂认为,大型化、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高效的粮食烘干机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辰宇科技作为粮食干燥机细分领域的企业,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以“聚焦农机产业,持续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使命为指引方向,攻克多个技术瓶颈,引领烘干机行业的发展。辰宇科技董事长段贤伍介绍说,公司已与多所农业院校及专业研究院所展开全方位合作,未来将在基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谷物干燥机械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寻求大的突破。
本次论坛由安徽辰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粮食安全智能干燥峰会”同期举办。
(本文刊登于2018年4月14日《粮油市场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