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女儿:“克里姆林宫公主”隐世一生
2019/7/9 10:21:23粮油市场报收藏
6岁时母亲朝头部开枪选择自杀;中学时代由于婚姻与父亲交恶;后来流亡欧美40余年,长期与子女分离,又再次遭遇婚姻的打击。作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唯一的女儿,她最彻底的背叛了自己的父亲,也经历了这惨不忍睹的一切。
首次出国就寻求避难1967年3月6日,一位妇女来到驻印度新德里的美国大使馆,说她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女儿并要求政治避难,使馆的工作人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不过很快就确认这是真的。
但是印度害怕和苏联的关系走向恶化,于是安排她飞往罗马。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抵达意大利后的斯维特兰娜被安排在瑞士住了6个星期,之后转道美国。
就这样,41岁的她开始了流亡欧美的漂泊生涯。
这次叛逃可谓是“惊心动魄”。斯维特兰娜是向苏联当局请求回到印度安葬丈夫布拉耶什,并遵照遗嘱把丈夫骨灰洒向红海才得到第一次出国机会的。虽然苏联当局暗中派克格勃监视她,但是就在回国的前一天,她决定改道去美国。当年,对于斯大林女儿的“叛逃”,世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
赌气婚姻难寻真情16岁时,在一次聚会上,斯维特兰娜结识40岁的已婚犹太作家阿列克谢,从而坠入了情网。然而当斯大林得知此事后,甚至将阿列克谢先后两次投入监狱,共达10年之久。“阿列克谢”事件让斯维特兰娜开始重新认识父亲。后来,她又在英文版的报纸上看到母亲身亡的真相:并非死于急性病,而是用手枪自杀,原因是她无法忍受在丈夫身边的生活。
1944年,18岁的她突然宣布跟同学格利克里·莫洛索夫结婚,并生有一子。3年后二人分手。23岁时,她又嫁给了斯大林助手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然而在生了一个女儿后,又离婚了。直到1963年,她遇到了任职于莫斯科一家出版社的印度人布拉耶什·辛格。好景不长,由于布拉耶什身患肺结核,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而斯维特兰娜也是借此机会流亡西方。儿女抛弃孤独终老1982年,斯维特兰娜曾移居英国。然而最终还是回到了美国。
在美国居住了3年后,斯维特兰娜又遇到了第四任丈夫———美国人彼得斯。他由于妻子车祸死亡,无法走出伤痛。而彼得斯的岳母也是一位俄罗斯人,她希望斯维特兰娜能和彼得斯再度续缘。在一次派对上,57岁的彼得斯果然和斯维特兰娜一见钟情,3周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婚后,斯维特兰娜在44岁高龄又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然而她却发现丈夫非常软弱,凡事都要听命于岳母,这让她再一次感觉到受束缚的状态。考虑再三后,她又一次离婚了。
1967年,斯维特兰娜飞往美国时把一儿一女孤独地留在了苏联。然而1984年,她带着小女儿回到苏联,冷淡的儿子和不愿见自己的女儿,让她饱尝了失去亲情的痛苦。
制作完纪录片后又失踪了自从1967年流亡西方以来,斯维特兰娜曾写过4本书,她通过这些书的稿酬来维持还算不错的生活,读者也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深切感受她坎坷曲折的一生。
在之前20多年时间里,她一直住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南部,过自己的隐居生活。
然而2007年夏天,当一名执着的纪录片制片人敲开了一处养老院的大门时,这可能是斯维特兰娜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
斯维特兰娜之前并不愿意接受采访,但是在纪录片的制片人帕尔辛娜的数次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出现在镜头前。就在这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斯维特兰娜已经搬家。制片人表示,斯维特兰娜已经离开养老院,甚至连电话号码都换了。“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这也许是她的人生,也是她避世的因由。(据《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周栋梁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