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回望河南粮政管理历史演革

2018/2/2 9:24:09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北宋前期,漕运和常平事务并重,中央设都转运使司农寺主持,地方置转运使负责。宋神宗时,推行均输市易法,河南设常平司,负责粮食吞吐调节;在京师开封设立市易务,负责粮食运输贸易和市场管理。  

我国自古就以农为本,历代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流通,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粮食生产、漕粮征集、运输、储存和粮食市场流通。

  

先秦即设职官掌管田粮  

早在先秦时期,河南区域内较大的地方侯国,就置乡大夫、遂大夫职官,掌管田粮征集、保管,并向皇室进贡。秦汉以后实行郡县制,中央设置大司农,各郡设丞长史和丞治中,管理粮食种植和租税钱粮。  

魏晋南北朝,各州郡置典农中郎将,职掌屯田和收租。隋唐两朝,漕运和常平仓事业发展,中央设转运使,河南设陆运使,掌官府租粮转输、保存和出纳。洛阳还设置常平官,负责粮食价格平抑。北宋前期,漕运和常平事务并重,中央设都转运使司农寺主持,地方置转运使负责。宋神宗时,推行均输市易法,河南设常平司,负责粮食吞吐调节;在京师开封设立市易务,负责粮食运输贸易和市场管理。  

到了元、明、清朝代,河南开始置省,管理粮食事务的机构职责比较明确。明代,省设布政使司,并置库大使、仓大使。明初实行“鱼鳞图册”,为加强征粮派赋还建立了粮长制度,规定由土地和税粮多的富户担任,职权是督促所辖地区的赋税。  

正统四年(1430年)河南设平准库,  以正粮价。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省常平仓由各道员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为保证漕粮北运京师,清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漕运。中央设漕运总督,河南等8个有漕省设督粮道。督粮道常驻省城开封,负责漕粮的取齐、上缴、押运,下辖坐粮厅、仓监督等。以后又改置为驿盐粮务道,清同治九年(1870年)再改设粮储盐法道。清朝末年,废除漕粮征收,漕运随之停止,宣统元年(1909年)9月裁粮盐道,所有粮盐事务改归藩司兼理。同时增设劝业道,掌管全省包括粮食在内的农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事务。  

国民政府的管粮履历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田赋征银,增设财政厅,并改劝业道为实业厅,职掌不变。1927年6月河南省政府成立,改实业厅为建设厅。1937年7月,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成立粮食专门机构。1938年5月,河南作为第一战区,奉命成立了第一战区粮食管理处,负责军粮补给筹措和战时粮食管理。6月6日,河南省省会开封被日军攻占,省政府开始了向西大搬迁。  

随着战争的展开,粮食问题日趋严重。为统一管理粮食,国民政府1940年8月成立国家粮食管理总局。河南省奉命于11月组建河南省粮食管理局,内设储运、调拨等科。  

1941年开始,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规定每元田赋额折征谷物2市斗,或小麦1.5市斗。同年7月国民政府组建粮食部。省政府在成立粮食监察委员会后,于9月奉令将省粮食管理局改为省粮政局,隶属省政府。1944年8月省政府奉令将省粮政局与省田赋管理处实行合并,设立田赋粮食管理处(简称田粮处),业务分属中央财政、粮食两部领导,行政归属省政府。1945年6月12日,省政府决定撤销粮食监察委员会,同时成立管理价格委员会。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豁免田赋征实,并决定改军粮地方补给为购配。12月省政府复员开封,为适应形势,成立军粮筹购委员会,由田粮处处长兼任主任委员。  

1946年初增设储运科、议价组、配售组。同年10月,中央粮食部在河南设置军粮储备委员会。省政府撤销管价会,成立粮价评议委员会。  

1948年初河南田粮处设豫中区、豫东区储运处。同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开封,国民政府河南田粮处随政府迁至豫南。1949年初,由于国民政府的败退,其在河南省的粮食管理机构随之消亡。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