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发力:江苏大批疫情防控物资驰援湖北武汉
2020/2/8 14:53:54胡增民收藏
本报讯(记者胡增民 特约通讯员李德)岁末年初,一场来势汹涌的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已全面打响。
连日来,江苏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物资保障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外拓渠道,内挖潜力,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采购调运大批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紧急驰援湖北武汉。
一是推动企业加快复产达产。统筹工信、公安、交通、药监等部门力量,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解决原料、运输、转产审批等问题,促进企业复产达产,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进一步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从源头增加物资保障能力。截至2月6日统计,江苏省共有35家医用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苏州奥健既生产医用口罩又生产医用防护服),其中,口罩企业33家,已复工32家,日产量122.94万只,医用防护服企业2家(含奥健),均已复工。二是积极开展全球采购。发挥京东、苏宁等各类贸易企业全球供应链优势,在国内外广泛寻找货源,建立信息沟通对接渠道,帮助全省各地医院和有关贸易企业进行供需对接。发动国信集团等5家主要省属企业,在世界各地寻找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紧急建立省疫情防控物资统一采供平台,授权江苏省医药公司统一采购、付款,购回后与相关使用单位结算,大大提高执行效率。同时为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物资应急采购正常开展,协调人民银行将春节期间小额支付限额提高至5亿元。三是协调要素资源保障生产。先后派出7个工作组赴13个设区市召开重点企业复产协调会,和企业负责人直接沟通复产工作,省市两级派出75个驻厂员,现场推进防控物资企业复工达产。充分发挥工作组、驻厂员作用,加强与工信部、省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帮助跨省跨市协调解决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短缺原材料等采购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开辟防控用医疗器械检验“绿色通道”,受理应急检验产品51批次,加班加点完成26批次;紧急启动出口医用防护服、口罩转供国内疫情防控应急使用备案,完成14家企业转供国内应急使用备案,发放备案件17份。省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煤电油气保障,每日调度8家重点企业要素供应情况,首日即帮助2家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省交通厅明确防控物资应急运输组织流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25.42万个有效就业岗位信息,帮助重点防控物资企业紧急招工391人。省工信厅联合江苏银行提供紧急授信100亿元,确保重点企业恢复生产保障供应。
截至2月6日,江苏共向湖北调拨医用外科口罩48000只、N95级医用防护口罩5800只、医用防护服9575件、84消毒液811吨。为江苏省3批支援湖北医疗队426人提供医疗防护、消杀、生活等物资21种20.9万件,其中医用防护服1.1万件、N95级医用防护口罩2.1万只、医用外科口罩3.1万只。另外,从2月7日起,国家将每天从江苏省调拨口罩30万只,其中N95级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的70%(目前江苏省每天生产4000只);防护服700件。
同时,江苏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粮油市场保供稳价要求,加紧协调推动粮油加工企业特别是应急加工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不断供、不脱销。至2月7日,全省356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已开工138家,占38.8%,比6日增加10家。目前,江苏大米、面粉、食用油社会库存充足,粮油价格保持稳定。江苏射阳县辖区内必新米业有限公司组织了2万吨水稻,保证正常生产。公司工人轮岗轮休,歇人不歇机器。公司总经理刘必新说,之前生产的大米主要销往江浙沪等地,现在主要投入湖北市场,保证武汉等地粮油供应充足。2月7日,射阳县安排应急加工企业,紧急加工首批60吨大米运往湖北。中储粮镇江油脂公司先后向湖北发运4船8135吨豆粕,有效缓解了湖北养殖企业“断粮”危机。
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这些疫情防控物资有的来自江苏的不同地区,有的由境外采购,充分展现了江苏儿女的政治担当和无疆大爱。
责任编辑:麦稻夫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