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诗经》里的植物:禾成在秋

2017/11/13 10:24:17王丽芳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转眼立冬。在草木最后的狂欢中,寒兰悄无声息地开放了,王菲《幽兰操》的歌声适时传来,我想到了韩愈,他五十二岁那年,因上《谏迎佛骨表》而被唐玄宗贬至潮州,失意的他闻到了开于幽谷的兰花香,遂作《猗兰操》。  

禾成在秋,这个时节,在“江南香格里拉”浙江仙居公盂,成熟的稻香也正抓着季节的尾巴璀璨着———它们是在跟兰草竞赛吗?完全不同与兰花的素净内敛,成熟的稻禾在阳光下完全坦露着自己的身躯,一如种植它们的农人们质朴、率真的脾性。  

3000年前的《诗经》年代,应该是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劳动之于那时的人们不仅是维系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向往美好未来、开创生命奇迹的升华。已经掌握了松土、播种、培育、防害等农业生产程序的他们在劳动中,忘却了辛劳,忘却了奴隶的身份,念出了最美好的诗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我要亲手把它们一棵棵运到河边。河水清澈,微波荡漾,大自然实在太美了!可是,我们却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还没有一点自由,不仅要伐木造车,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苍天呀,大地呀,那些老爷君子不播种不收割,却独占我们辛苦种植收获的禾,贪得无厌地侵吞我们狩猎来的猎物。  

这不公平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呀!《伐檀》中提到的禾,即嘉谷。出自《广雅·释草》,二月开始生长,八月成孰,处四季之中,得阴阳之和,所以称它为禾(和)。“禾”字是象形字,像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故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比如,禾粟即谷粟,禾畴就是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指的是带芒的谷穗,禾稿是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是谷类和豆类……当然了,还有禾苗。所不同的是,禾苗不仅仅指水稻苗,所有谷物类种子的幼苗都叫禾苗。这里单讲下“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豳风·七月》)中的禾苗,也就是成熟在深秋的稻谷的禾苗。  

水稻最初未插入大田时叫“秧苗”,插入大田后叫“禾苗”,结穗成熟后便叫做稻谷了。  

这种人类最主要的口粮,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是一种50~130厘米高的年生性植物,按品种有粳稻、籼稻之分,也可按成熟时间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等。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它已成为中华农耕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当先民们的农事活动总结以诗歌形式流传下来时,我们不能不为诗中浓厚的田园情怀、所散发的泥土芬芳,还有对劳动的赞美所感动。  

感动之余,让我们再读读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时,已是满腔的悲悯。也正是缘于对禾的怜爱,我甚至差点将女儿的名字叫作禾了。  

禾,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挚爱。他曾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梦到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正是这个梦想,开启了袁老的摩登时代———他的“东方魔稻”旋风席卷全世界;在很多人眼里,某种程度上,袁隆平就等于丰衣足食。  

禾,还为作家杨沫先生所爱。她在《我爱北京》中写道:我的心灵就像得到了阳光、雨露和禾苗,浮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这里,禾苗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更是未来,是希望。  

禾,还是嘉兴市的简称。嘉兴最早出现在史书上是春秋时期,那时它叫槜李,为吴越争霸战场,未有城池。话说三国吴国黄龙元年,槜李的禾苗长势喜人,于是政府便建城于此并取名为禾兴,后又叫嘉禾。后因吴国太子叫孙和,为了避讳再改为嘉兴。之后又有不少变更,如秀州等。建国后又叫回嘉兴,但上述这些古称包括禾城,都成为了嘉兴的别称而流传下来。  

看来,成在深秋的禾,不仅是嘉谷,也是一种极好的意象呢。如果你正在为孩子取啥名而苦恼,不妨想想“禾”吧。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