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隋代食罐

2019/7/25 11:41:10粮油市场报收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隋代历时很短,立国仅39年,但它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却是平定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矛盾和纷争,为后来唐王朝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陶瓷史上隋代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因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对瓷器的制作和烧造几乎没有文献记载,陶瓷考古发现的古瓷窑也很稀少,隋代以后开始对北方的制瓷和窑口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制瓷工艺和烧窑技术较前有了很大提高,饮食器具除瓷碗以外开始烧制瓷壶、瓷罐和瓷瓶等。

  隋代的食罐(俗称粥罐、汤罐)大量出现,而且南方和北方的食罐各有不同。

  南方流行的食罐:罐体高而修长,卷唇口而无颈,丰肩、瘦腹、平足,与北方食罐最大区别是南方食罐的肩部贴附有四系耳、六系耳或八系耳,因此称为四系罐、六系罐或八系罐。罐系一般捏塑为半圆形,而且食罐的内部施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大多为青中泛黄的单色石灰釉,这种釉色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流动性较大,在烧造成的器物表面普遍存在流釉现象,考古界称其为流珠釉或泪痕釉。

  这件青釉四系食罐高28厘米,无颈,腹部最大直径17厘米,罐口直径10厘米,足径7厘米,丰肩瘦腹,唇口青釉,四系圆而小,罐外施釉不到底,流釉泪痕明显,是一件典型的南方浙江越窑四系罐。

  北方流行的食罐:罐体较矮,呈椭圆形,直口短颈,肩部圆润丰满,鼓腹、平足,肩部贴附有两系或四系,因此称为双系罐或四系罐。罐系一般捏塑为马鞍桥形状,罐的里外均施裹足满釉,大多为黄褐色的单色釉。这件黄褐釉四系罐高20厘米,颈高2厘米,腹部直径22厘米,口径8厘米,底足9厘米。虽然时隔千年依然品相完整,美观大气,是一件典型的北方河南安阳窑四系罐。

  (作者单位:中储粮西安分公司)











责任编辑:周栋梁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