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出台大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
2025/2/27 18:50:07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本报讯(记者 赵瑞华)为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吉林大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2025—2027年)》,提出增强品牌影响力,强化产品分级分类,形成专属种子谱系,提升优质水稻供给水平,加强龙头特色企业培育,到2027年底,实现吉林大米品牌体系、营销体系、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规划聚焦做强品牌体系、升级营销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夯实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根基。
围绕做强品牌体系,规划提出建立“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品牌体系,加强吉林大米公用品牌统领,加大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支持力度。形成头部示范引领、腰部支撑有力、根基扎实稳固、拳头产品突出的吉林大米品牌新格局。持续推进产品分级分类,到2027年底将分级分类产品扩充至300款。引入具有品牌运作经验的社会资本作为主推力量,采取“赛马”等方式,打造国内顶尖区域品牌。挖掘农耕文化、区域特色,塑造提升吉林大米文化形象、生态形象、品牌价值。加强吉林大米品牌保护,组织区域品牌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专利,指导企业规范使用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商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形成创品牌、管品牌、护品牌、强品牌的联动机制。
营销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加强电商和新媒体融合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地域特色、目标人群,对消费者进行描像,开展差异化营销、定制化推介。在主流电商平台创建吉林大米官方公共服务账号和店铺,提供公益性宣传展示、直播带货和产品销售,打造超100家吉林大米品牌电商销售矩阵,提升吉林大米产品线上销售份额。聚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拓展社区团长、物业服务商城、连锁社区便利(生鲜)店等资源,积极扩大社区团购渠道。加强省外公共仓建设,强化与中央厨房、餐饮门店合作,推广吉林大米体验店模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建设粮食海运内陆港,开展省内一件代发云仓等公共服务项目,提升用户购买体验。
规划提出,加强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开展优质水稻品种选(培)育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选(培)育高食味值、高风味值、高市场认可度,且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水稻品种。突出吉林大米主导品种“软、糯、弹、滑、甜”特性,探索商业化冠名。拓展产品链条提高附加值,推进大米下游精深产品开发。加强吉林大米团体系列标准贯彻执行,完善生产(种植)标准、生产环境标准、产品分级标准、加工和包装标准、流通标准,形成高于国家标准、接轨消费市场的吉林大米团体系列标准。完善吉林大米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品牌名录产品动态管理机制。
规划强调,要通过建设绿色生态种植基地、构建稻米产业综合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吉字号”品牌合作共赢、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到2027年底,打造1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集专用品种、原料基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便捷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型水稻加工园区。总结推广“吉田认购”专属稻田营销模式,纵向贯通产加销、横向融合农文旅,形成“大米+旅游”“大米+民俗”“大米+文化”“大米+健康”等新业态,打造产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破圈跨界合作,推动吉林大米与鲜食玉米、人参、牛肉、梅花鹿、木耳、矿泉水等品牌产品联合创建、协同发展。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培育20家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广的“大而强”型龙头企业,以及100家模式新、定位高、效益好的“小而优”型特色企业,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责任编辑:国庆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