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铲除“食品谣言”,需补“食品安全常识”短板

2017/7/28 17:22:39粮油市场报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大米.jpg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针对食品谣言,联合发文要求主动公开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的制造与传播者。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与之相伴的“食品谣言”应运而生,屡屡出现于各种媒体之中,如“果农给桃子打防腐剂”“低钠盐等于夺命盐”“塑料做紫菜、粉丝”等等。  

诸如此类的“食品谣言”,不仅给相关生产、经销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引发了社会对“舌尖上安全”焦虑;面对时而出现的“食品谣言”,社会呼唤加强治理,将那些“蓄意制造与传播谣言者”绳之以法,让其受到应有惩罚。  

“食品谣言”切中的是社会敏感神经,折射的是社会对生命、健康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是信息高度发达,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日益增多的产物。正是这两方合力,“食品谣言”才出现泛滥成灾的状况。  

在社会的期盼中,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了“通知”,就如何防止“食品谣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治理具体措施,向“食品谣言”亮出了法制的利剑,表明了党和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态度与决心,也为治理“食品谣言”提供了制度支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食品谣言”之所以时而泛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常识的缺乏,当看到有关食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出现让公众不理解之处,往往误以为是“安全出现问题”,出于关心自己、亲朋身体健康,才开始将“问题”传播,从而逐步演化为“食品谣言”;在此过程中大多为“无心插柳”,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别有用心”者故意为之。  

谣言止于智者。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防止“食品谣言”的通知,但是要从根本上铲除这些困扰社会的“食品谣言”,还需相关部门及时补上“食品安全常识”这一课,从而提升社会公众的认识水平,从源头上治理“食品谣言”。  

要补上这一短板,社会期待有关部门,一是要将有关食品生产、储存、添加剂使用等信息进行公开,让社会明白这些操作对健康无妨,引导树立科学的“食品安全”观,尊重科学,不信“谣言”,自然这些“谣言”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二是建立食品安全定期通报制度,将食品安全的话语权牢牢地抓在有关权威部门手中;同时,一旦有风吹草动,及时出来用事实说话,进行辟谣,以此逐步提升社会公众的是非辩别能力。  

食品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是一不容回避话题,要想从根子上斩断“食品谣言”,理当加强食品安全常识教育,尽快补上此短板,唯有如此,方能让“食品谣言”早日灰飞烟灭,还社会和谐与安宁。  


责任编辑:wuyang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