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稻虾共养”成种地新时尚
2018/7/17 10:35:59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壮大稻虾产业,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可加工虾仁、虾饼,开发稻虾旅游方式,实现稻虾多吃,形成钓购娱一体的稻虾观光项目,进而吃干榨尽。
截至今年6月,安徽省长丰县稻虾共养面积达到了10.4万亩。稻虾共养成为种地“新时尚”、农民增收“新法宝”。
“一块地有了两份收入!”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王邦奎说,稻田里养虾,虾吃昆虫,粪便还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绿色稻卖出好价格,小龙虾也备受市场欢迎。
一稻两虾每亩地收益增4倍
改变农户的传统种植模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村民不愿干,得让大户做示范。”王邦奎介绍说,县里鼓励大户带动,帮他们建好基础设施,稻虾共养超过50亩的,每亩田还给补助400元钱。
效益咋样?造甲乡双河村村民崔兴文承包了50亩地,每年“一稻两虾”,头年冬天下虾苗,来年5月虾长成,栽上水稻后,苗定根,再投批虾苗,8月中旬又能上市一批小龙虾,11月稻谷收割,还有一笔卖水稻钱。一年下来,1亩地能赚约4000块钱。
其他村的村民听说后,纷纷跟老崔打听“好不好养”“行情咋样”。看到村民有了热情,长丰县抛出“橄榄枝”,结合村土地整治项目,政府帮助有意愿的农户改造田地,加固田埂,挖沟引水,贫困户每亩还给1500元补助。
农户种稻没话说,可养小龙虾没经验。长丰县再送“技术礼包”,每年组织养殖大户到盱眙等小龙虾养殖产地学习;针对养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县、乡每年举办多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县农技人员还会手把手上门指导。
稻虾共养逐渐推开。下塘镇韩岗村去年稻虾共养面积不到2000亩,今年扩展到6800亩。义井乡车王村稻虾共养去年是零基础,今年上半年就发展到了2000亩……王邦奎介绍说,预计今年县里小龙虾年产量1.8万吨以上,总产值超6亿元。
有品质会吆喝让好产品有好身价
“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好路子,可不能光想着产量,忽视了质量。”造甲乡双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曹涛说。曹涛从一袋虾稻米里捧出一把,颗粒饱满,香气扑鼻。他介绍,这是合肥“科学岛”培育的水稻品种“科辐粳9号”,既有籼稻的外观,又有粳稻的口感,亩产能达1000斤。
王邦奎说,县里引进了22个水稻品种,组织集中展示、专家品鉴,再交给农户选择种植,确保从源头种出好稻米。
再说小龙虾。王邦奎介绍说,长丰县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大户培育小龙虾繁育基地,再带动小户受益。同时从盱眙、六安等不同地区的小龙虾产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养殖。
在销售方面,双河村的稻、虾电商销售点线下优先收购普通农户的稻米、小龙虾,线上每月稻、虾销售利润超过2万元。此外,长丰县还通过洽谈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与周边市场对接。目前各类种养殖基地、合作社已与周边400多家餐饮店达成供货关系,高峰期日供货量达30吨以上。
稻虾多“吃”一条产业链吃干榨尽
如今发展稻虾共养的地方不少,长丰如何保持优势?长丰县畜牧水产局党组成员陶余清说,在增品质、育品牌、提品位上下功夫,打造稻虾全产业链,实现最大增值收益。
好产品是“产出来”的。
陶余清说,下一步,县里将补齐短板,推进小龙虾种质资源调查、良种培育以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的研发。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王邦奎说,一方面要做好技术推广、疾病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县里和保险公司积极对接,希望将小龙虾养殖纳入保险保障范畴。
品牌影响力还不够。王邦奎说,长丰县稻虾品牌多达11个,但只有1个是驰名商标,今后将大力培育县域品牌,让更多人知道“长丰稻虾”。
不仅吃小龙虾,更要钓小龙虾。依托县龙虾文化旅游节、虾趣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静雅龙虾养殖基地在周边打响了名气,杜广静做起了“钓虾”的生意。“赶上举办虾趣节举办,我这儿一天能来上千人垂钓,大伙看景钓虾买稻米,我们‘人气财气’双丰收。”“壮大稻虾产业,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可加工虾仁、虾饼,开发稻虾旅游方式,实现稻虾多吃,形成钓购娱一体的稻虾观光项目,进而吃干榨尽。”陶余清说。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