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稻客”的黄金周:我和稻米有个约会
2018/10/10 9:36:18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十一”黄金周,家家户户外出旅行,休闲赏秋。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周爱国和解阳英“稻客”夫妻,开着大货车载着收割机,一路北上2000多公里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开启了“收稻之旅”。
过去,稻子成熟季节,“稻客”们手提镰刀、背着铺盖卷,走乡串村为人收割水稻。如今,或夫妻,或兄弟,或父子结伴而行,一同开着大货车,载着收割机,跨越数千里逐稻香而行,倚稻田而居。抚今追昔,改变的,是手里的工具、作业的效率;不变的,是劳作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渐入深秋,黑土地上稻田广袤,粮食丰硕。每年都吸引数千名像周爱国一样的跨区收割作业者前来参与这场秋收盛事,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上午十点,太阳升高,晨雾散去,稻田里的露水慢慢蒸发。周爱国戴上帽子和口罩,开始一天的劳作。他驾驶着收割机,犹如“钢铁白龙”一般在稻田间轰隆隆前进。顷刻间,装进车里的是干净饱满的稻米,留在身后的是一截截整齐的稻茬。
此时,妻子解阳英已经开始挑水、洗衣,烧水、做饭。干豆腐、油豆角、酸菜、新鲜江鱼……把这些东北特色菜端上餐桌时,解阳英开玩笑说,她做出来的是“江浙系的东北菜”,带着家乡的味道。
“吃在车里,睡在车里,这就是我们的房车。”解阳英从大卡车一侧打开车斗上的箱门,里面装满衣服、水壶、饭锅和各种生活杂物,车底还藏着一个大水箱。
车斗上,立着一个一人多高的简易帐篷,这便是他们的洗澡间。
七天时间,这对“稻客”夫妻已经辗转两户农家,平均每天收割三四十亩,每亩价钱在五六十元不等。这样算下来,他们已有超万元收入。
“现代农业大发展,让我们收稻更专业、更安心。”周爱国说。
免收高速费、获农机补贴、跨区作业支持……这些新“稻客”享受着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福利。
周爱国说,为了相互照应,一般“稻客”都是几辆车组成车队同行。除了水稻,他们还收割小麦、油菜等农作物。5月,湖北、安徽;6月,江苏、河南;7月,江西;8月、9月,湖北;10月,黑龙江;11月,江苏……全国各地的丰收季,就是他们候鸟一般的“迁徙”指南。他们每年长达半年的迁徙,已经成为“流动中国”里的一道风景。
下午四点,天气转凉,露水来袭,男人们收工,女人们开始做晚饭。明晃晃的灯光下,热腾腾的饭桌前,是“稻客”们辛劳一天后的犒赏,也是他们在异乡的团聚。
夜色渐深,“稻客”夫妻一前一后爬上大货车,放倒座椅,铺上被褥,挂上窗帘,准备休息。睡前,解阳英拨通了手机,和远在老家读书的儿子视频聊天,询问他作业情况。周爱国一句话没说,他手机的桌面就是女儿的照片。
责任编辑:戚燕娣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