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浅析基层农发行的合规之路

2021/9/28 16:17:11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明确了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被定位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法治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而合规,是法治中国最基本的形式要求,体现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效推进的内在一致性。

国家之法,旨在以良法谋善治;政府之法,重在以法束权,明确公权边界;社会之法,意在让法润人心,强基固本。合规之路不仅仅是强调被动地遵守法律,而是促使社会大众从被动的“要我合规”转向主动的依据宪法和法律“立规”,并走向“我要合规”。

怎样做到“我要合规”?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合规,要了解农发行的规章制度。所谓合规,是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由此衍生出合规风险的概念,是指商业银行因不合规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由风险的产生进一步来解释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制度安排、管理活动以规避合规风险。

由此,农发行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来进行合规风险管理。并于2021年7月份重新修订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办法》,办法中详细说明了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检查以及保障机制等。

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下,违规的事情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善意的违规

    有些违规行为主观上是善意的,是从集体利益角度出发的,但客观上违反了制度要求,产生了不良影响,埋下了风险隐患,甚至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二、被动的违规

    主要是按照领导违规要求,上级机构违规指示办理业务,这种违规行为发生范围比较广发,尤其是在基层机构更为突出。

三、无知的违规

对监管规定、规章制度不理解、不熟悉造成的违规,许多银行员工,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在办理业务前既不熟练掌握制度,也没有任何业务经验,在办理业务时,不按照规章操作,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处理业务,从而产生违规行为,甚至在违规后,都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违规了。

那怎样做到警钟长鸣呢?我们每年组织了各种内控合规活动,上报了各种自查报告,为什么不合规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我想,是这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合规方式,让合规理念过于形式化,过度包装的合规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员工的外在枷锁,而真正的合规制度却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内化为员工自己的思考与认同。如何将这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合规,转化为由内而外的主动合规。除了好的制度外,本质在育人。

制度和要求必不可少,但纵然制度再繁复,要求再细化,依然有漏洞,甚至会出现“以法为治”的现象。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顺应社会的好制度。好的制度,应该是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我们往往制度制定得很详细,条条框框罗列起来,表面上层层加码,但是对违反制度规章的处罚,却不相适应、头重脚轻。

人的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思想扭曲,人会误入歧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其思想积极健康,这样不仅会使合规问题逐渐趋于稳定,更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培养出思想境界更高的员工,向社会不断传播正能量,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而育人,是比制定制度更加艰难的进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观念,甚至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这才是我们要倾注心血的部分。

针对以上两点,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领导干部可谓“一家之主”,上梁正了,下梁也会见贤思齐。领导干部两袖清风,集体才会风清气正。

第二,将制度删繁就简,易于广泛理解传播,真正做到每名员工学懂弄通,不求学习速度,但求质量;而将违反制度的规定,适当加码,并严格执行。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否则制度只停留在一沓沓的纸质文件和一张张A4纸中。

第三,大力弘扬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说思想问题根深蒂固,那就追根溯源。道德经、弟子规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会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心性。然而,很多人对这些瑰宝视若无睹,甚至嗤之以鼻。这些文化循循善诱,让个人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自我管理,是最高境界的合规。

在合规的途中,道阻且长,任重道远,但行稳才能致远,不能急于求成。在合规的路上,以育人为本,以制度为辅,共创海晏河清盛世!(朱铭)


责任编辑:茜茜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