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解码宁夏模式:“塞上江南”好粮油之路迈出铿锵步伐 (一)

2019/9/29 15:39:58粮油市场报收藏

(记者陈亮 周郸宁)塞外香食品公司投资500万元将原来的生产线改造为国内一流挂面生产线,开发自热米饭、营养米汁等品种;法福来投资1600多万元改造仓房,提高粮食的储备质量;平罗县多家“好粮油”项目建设实施主体示范企业,联合举办了“2019年平罗县首届好粮油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优质粮食工程”过程中,这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场景在“塞上江南”随处可见。

面对人口规模小、粮食总量少等情况,宁夏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不等不靠,发挥主动作用,紧紧围绕“优质”做文章,做大做强优质粮食产业,在“塞上江南”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宁夏模式”。自去年以来,“宁夏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年多来宁夏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有何进展?“宁夏模式”的内容又有何创新?时维仲秋,粮油市场报记者一行再次走访“塞上江南”,为读者解码“宁夏模式”背后的故事。

1.jpg

“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过程中,宁夏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策补贴+股权投资’模式,以股权方式投入目标公司,实现政府资金撬动、市场资金滚动,发挥了资金放大效益。”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荀旭向粮油市场报记者介绍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宁夏财政厅共同研究确定意见,报宁夏自治区政府批准,明确了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宁夏“好粮油”行动计划自治区级示范企业,下一步,宁夏将进一步突出区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作用。

着力构建“五优联动”

说到优质粮源基地建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靓丽”的数字:青铜峡市2018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4.5万亩,同比增加41%;平罗县今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同比增加20%。两县2018年优质水稻收购价格比普通水稻高0.15元/斤左右,带动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

宁夏法福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青铜峡市的“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朱军林正计划在两年内通过法福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自建优质粮食种植基地14933亩。其中,自建水稻基地13933亩,自建水稻基地1000亩。

“公司以绿色富硒优质品种的水稻小麦为主,通过与种粮大户或新型农业主体签订优质粮食种植收购合同形式,引导和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在好水好地好品种的基础上,建设‘五优’粮食种植基地。

企业则按照‘优粮优价’原则收购区域内新型农业主体种植的优质粮源,促进农民增加收益。”当谈到    如何保障优质粮源时,朱军林打开了话匣子。


2.jpg

走进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挂面车间,只见成品挂面源源不断地从机房有序地流出,却很难看到工人的身影。过去由17人完成的挂面装袋流程,现在只需3人即可,产量却能达到之前的3.2倍。塞外香公司董事长胡学文透露了其中的“奥秘”:“为了深化落实‘五优联动’,2018年到2019年总投资2213.7万元,涉及订单种植、原粮仓成品仓库改造升级、自热米饭及挂面生产线改造、品牌宣传及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等内容。”而挂面车间的情形,正是生产线改造之后所取得的成果。

8月14日,对于平罗县来说是热闹的一天。当天,该县启动了“好粮油”行动计划“五优联动”建设项目的序幕,由宁夏马季食用油有限公司联合六家“好粮油”项目建设实施主体示范企业,举办了“2019年平罗县首届好粮油产品展示展销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参加了粮油订货会。展销会的成功举办让示范企业建设“好粮油”项目的信心更加十足。近期,宁夏周福乐粮油有限公司也正在筹备“金秋好粮油·周福乐食用油推介会”,让优质的粮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宁夏突出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按‘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环节,全产业链推进我区优质大米产业发展。”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通过优质稻谷基地建设、储备和加工升级、大米销售体系和品牌建设等措施,全产业链推进宁夏优质大米产业发展,尽快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加快推进大米产业升级,提升特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 

大力实施“三链协同”

按照《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19〕287号)“要进一步创新示范引领,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促进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求,宁夏制定了“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突出区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作用,组织公开遴选了自治区级示范企业,择优确定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宁夏“好粮油”行动计划自治区级示范企业。

此外,宁夏还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策补贴+股权投资”模式。项目拟安排资金1.5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0.46亿元、自治区财政配套0.46亿元、企业自筹0.62亿元(宁夏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2亿元,宁夏昊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0.42亿元)。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资金中的0.26亿元,通过补贴方式投入农民种植环节,两级财政资金中的0.4亿元和农投集团自筹0.2亿元合计0.6亿元,以股权方式投入目标公司,实现政府资金撬动、市场资金滚动,发挥了资金放大效益。

小杂粮也能做成大产业。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坚持围绕宁夏当地优势特色小杂粮进行深加工,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每年年初,厚生记都要与种植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约定保护价格,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按照保护价格收购,切实保障了农户利益,有效带动了当地小杂粮产业发展。

在宁夏的隆德县陈靳、观庄、好水等7个乡镇可以    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十个优质蚕豆种植基地,厚生记将最适合种植蚕豆的土地优选出来,鼓励农户发展优质蚕豆种植产业,再以保护价“兜底”收购,做到“种植有区域、销售有市场、加工有企业、增收有保障”。

“下一步,厚生记将努力打造全国豆类食品示范工厂,不断围绕宁夏优势特色粮食开发更多新产品,让农民的好粮食卖出好价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厚生记董事长阮世忠表示。

作为一家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宁夏昊裕油脂有限公司对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可谓是深有感触。该公司通过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具有宁夏特色的亚麻籽油在市场中创出了一片天地。

“公司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及线下体验馆,以及宁夏唯一的油脂文化展厅,同时建设了农产品追溯管理平台,通过对原料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全程追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产品的追溯二维码,来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贯通食用植物油产品产销一体化。”该公司负责人说,借助于产业链的延伸,公司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稳定、庞大的销售网络,同时“昊裕”品牌优质食用油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

宁夏大米龙头企业兴唐米业牵头组建优质水稻联合体,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农技人员+生产基地”的抱团发展运作模式,实现了宁夏大米原料生产标准化;兴唐米业创新推动“粮食银行”建设,健全完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

3.jpg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定位、科学研发,积极开发有机米、蟹田米、胚芽米、富硒米等优质大米,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端消费市场,品牌优势明显。”谈及市场情况,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茂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完善产后服务与质检体系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青铜峡市、平罗县作为示范县先行一步,统筹推进3个子项目建设,完成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两县市完成了2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累计为农民烘干、清理粮食19万吨,加工粮食10万吨,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6610吨,助农增收1245万元。

水稻良种选育推广销售、农资供应及物流配送、农机作业及无人机统防统治、粮食烘干及订单收储……在宁夏铭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要你能想到的涉粮服务这里都能满足不同种粮户的需求。

无人机可以自动喷洒农药、一个电话能让农资物品配送到家、日烘干能力300吨的烘干塔基本能满足当地农户的需要。

铭泽农业总经理董学明介绍,依托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公司对农户的服务进行了产前、产中的延伸,如今公司旗下的“铭泽水丰”水稻已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品牌,“吴谷青馫”打造宁夏大米之一的青铜峡品牌,提高粮食的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建立自己完备的质检体系需要很大的投入。“公司购置原粮、大米、面粉、挂面专业检化验设备设施,建立完善法福来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宁夏法福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通过升级原料和产品检测设备,扩大食品安全检测范围,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测设备,加强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分析检测能力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宁夏全区在青铜峡市、平罗县、贺兰县、同心县、彭阳县、永宁县、中宁县、海原县等8个产粮大县建设5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非产粮大县建设1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完善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吴忠市粮油质检站、中卫市级粮油质检站,为宁夏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所属企业配置粮油质检监测设备、配套基础设施,新建盐池县级粮油质检站。 

加快推进“主食厨房”

宁夏味福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峰大约几年前并不会想到自己这辈子和食品还会有什么瓜葛,当时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她,对于食品的专业知识更是“一窍不通”。

如今,你走进味福季公司,高永峰可以说是馒头、包子、豆浆等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的“义务讲解员”。味福季公司构建了北到石嘴山市、南至中卫市的两小时早餐服务圈,每天有近4万个包子、10吨豆浆、1万杯粥、2万张手抓饼从这里发出,另外还有汉堡、馒头、面条等。

“味福季公司坚持从源头把控,在面粉、大米、豆类、蔬菜、油脂等原材料采购上建立溯源系统,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原材料供应链,选用本地优质大米及油脂,在西吉建立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在贺兰县建立近百亩白甜糯1号、白甜糯2号玉米新品种种植基地,采用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模式,强化对销售网点的管理。”高永峰谈到“主食厨房”建设变得滔滔不绝。


4.jpg

凉皮作为一种爽口快餐,方便快捷、价格亲民,在酸辣口味席卷全中国的当下,非常适合城市人群消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人口流动,将“大武口凉皮”的名气带到了全国。

“‘大武口凉皮’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到了银川、吴忠、青铜峡、灵武、乌海等地,在北京、杭州等地也建设了加盟店。计划到2020年‘大武口’凉皮品牌影响力辐射西北及全国,加盟店铺达到300家,进入大型商超80家、社区中型超市1000家,计划在全国建设10家中央厨房生产基地,每天生产销售凉皮20万份。”石嘴山市鲜每佳凉皮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涛兴奋地说。

这些只是宁夏全区推进“主食厨房”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推进主食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主食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满足城乡居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利”转变,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主食厨房”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按照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到2020年,每个地级市至少建设或改造1个区域性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或改造1个主食厨房配送中心,人口较多的居民社区建设或改造1个主食厨房直营店。

目前,宁夏昊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夏山逗子杂粮绿色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吴忠市方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主食厨房”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全区“主食厨房”建设进程。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优质粮食工程”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粮食部门上下齐心、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塞上江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岸边,这片大地也在继续书写着“优质粮食工程”的壮美篇章。



平罗县

加快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2017年,平罗县作为宁夏全区先行试点县,统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3个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868万元,其中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投资4312万元,“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投资8556万元(含质监站388万元)。

通过“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全县粮油加工企业在粮油品质提升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中粮米业、玉礼面粉和西粮集团丁大头、马季、周福乐食用油等企业,在企业扩建、生产线技术改造和线上线下销售等方面取得明显实效,产品分别获得了“福临门黄河御香稻”、宁夏“中国好粮油”称号,“玉礼面粉”“宁昊晶(大米)”获得了宁夏名牌产品称号,其他优质粮油产品通过“兰洽会”“中国粮油交易大会”逐步推介到省外。

农民种植优质粮油的收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自“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平罗县采取“基地生产”和“优粮优购”两大行动计划,共投资214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和优质粮油优质优价收购,2018年优质粮食面积同比增加5万亩,产量达3000万公斤,每斤比普通粮食价格高0.10元,由此助农增收600万元;通过“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实施,对增强农户种植优质粮油的积极性、稳定本县粮源、提高农户收益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基本形成“以县粮油质检站为核心、各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检验机构为骨干”的覆盖全县的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的粮油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具备检验主要粮食质量指标、主要品质指标和主要安全指标快检筛查的能力,具备原始样品转送能力,帮助指导各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企业开展优质粮油测报测评,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粮食质量安全。


下一步,平罗县将加快推进“好粮油”五优联动项目的建设进度。监督指导示范企业按照“五优联动”建设内容,有步骤、按规程、严规范实施好“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达到实施内容求精准,项目建设严规范、项目实施见效果的目标。

青铜峡市

提升粮食优质品率   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青铜峡市分三年统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3个子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0164.16万元,“好粮油”行动30个项目已实施验收完毕,合格率100%,资金到位率100%;完成质检站和6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青铜峡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在市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2746万元支持工程建设。市委、政府领导多次实地检查项目,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部门和乡镇等单位强化责任,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实施项目带动,助力优粮优价。全市3年计划建设优质粮食基地5.5万亩、优价订单收购12047万公斤。一是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积极性。2018年青铜峡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优质水稻产量达3000万公斤以上,较上年增长41%以上。二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塞外香、正鑫源等4家企业优质水稻订单价格比普通水稻每斤高0.10元。总计收购19098吨,带动农民增加优质水稻种植收益1060万元,促进优粮优价机制形成。

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企业发展。注重发挥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管理创新为重要抓手,通过“优质粮食工程”“五优联动”有效助力粮食加工业从“优加”向“优产”“优销”延伸,促进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优选7家规模大、设备先进、信誉好、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为“示范企业”,从优质粮食基地建设、订单收购、加工技术设备改造升级、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给予企业470.5万元资金补助。

利用现有资源,建好产后中心。结合各乡镇粮食产量、烘干设施建设和服务范围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自愿申报、综合评估、功能改造提升模式,在全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6家,累计为农户烘千、清理粮食4万吨以上,减少粮食产后损失1360吨,助力农民增收300万元。

同时,青铜峡市以“好粮油”示范企业为引领,引导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广“青铜峡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叫响叶盛“地三大米”。全市5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共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宁夏著名商标7个、名牌产品7个,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18个,为做大做强做精青铜峡大米产业、使青铜峡大米走向全国创造了条件。


【兴唐米业】

潜心经营助推宁夏大米香飘全国

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灵武市工业园区,占地125亩,公司年处理水稻22万吨,生产大米15万吨,生产米粉3000吨,企业仓储能力达11万吨,公司生产的“兴唐”牌宁夏大米在市场竞争中被众多消费者认可。

经过多年发展,兴唐集团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兴唐商标2010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宁夏大米产业联盟成员之一,“兴唐”大米已经成为宁夏大米的品牌代表之一。


5.jpg

依托粮源保品质


2018年10月,由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大米节上,通过大米品质鉴定和现场盲吃米饭,兴唐米业公司力压群雄,获得“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第一名,惊艳全场。在众多大米产品中,兴唐大米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天下黄河富宁夏。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自古宁夏平原就出产优质大米。”兴唐米业董事长杨茂红向记者讲道。兴唐米业所在地灵武市(古称灵州),地域面积3685平方公里,其中灌区584.2平方公里。黄河流经灵武市境内47公里,自流灌溉地下水的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是著名的“塞北江南”。

兴唐米业始终坚信“好原料出好大米”,公司依托灵武市当地的资源优势,在2000年签订了宁夏粮食“第一单”,率先在宁夏实行“订单种植”,带动灵武及周边市县建立订单原料基地,把基地作为企业第一车间,优质优价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增加农民收入。

公司还严格按照“统一优质品种、统一工厂化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全程机械化作业、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技术指导”的“八统一”要求进行水稻种植,从源头上进一步把控了原粮品质。 

创新发展促生产

兴唐米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创新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公司充分利用其牵头组建的银川市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综合优势,抱团发展,建设“五优”水稻基地7万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    化进程,并与农户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的带动作用。

2008年,兴唐米业建成宁夏大米行业首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心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检测化验仪器设备,先后与国家水稻技术新体系研究银川站、自治区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大学合作。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合作,目前兴唐米业已形成一套现代化标准生产体系,确定了“兴唐1号”“宁粳43号”等重点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截至目前,兴唐米业共取得有效专利61个,累计签订订单面积330万亩,商品交易量达165万吨,带动农户增收4.8亿元左右,有效促进自治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规范生产创品牌

漫步兴唐米业厂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座座现代化的原粮储备仓和生产车间合理分布在厂区内部。

走进生产车间内,纤尘不染,地板光可鉴人,车间内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着,一袋袋合格的宁夏大米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进入成品库,一批批大米产品按照不同的规格整齐地码放着,等待装车配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的手中。

据了解,在生产过程中,兴唐米业依托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所有操作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合格的原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严格的标准,使兴唐米业先后通过ISO9000体系、HACCP体系认证,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兴唐”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兴唐”牌大米获评“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先后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产品还被评为“宁夏好粮油”产品,被推荐为“中国好粮油”遴选品牌。

在多年的潜心经营过程中,兴唐米业一直深耕宁夏大米的生产和推广,在企业获得众多荣誉的同时,也进一步助推了宁夏大米产业的发展。2017年,包括兴唐米业在内的7家宁夏大米龙头生产企业,共同组建了宁夏大米产业联盟,通过在多个城市举行的推介会,让全国消费者了解了兴唐米业,认知了宁夏大米的高品质,同时也让宁夏大米香飘全国百姓家。


【法福来】

“好粮油”行动的践行者

始建于1996年的宁夏法福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宁夏自治区“好粮油”示范县青铜峡市。

公司现有10万吨面粉生产线一条,10万吨和7万吨大米生产线各一条,2万吨营养挂面生产线一条,以及10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被评定为宁夏自治区“好粮油”加工示范企业。 


6.jpg

积极响应“好粮油”行动计划

2017年以来,法福来积极响应宁夏自治区各级财政和物资储备部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品牌化建设,充分发挥青铜峡市资源禀赋优势,以“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兴产业、促民富”为总目标,将“五优联动”贯穿整个行动计划,通过示范引领、品牌宣传、加工升级、科技创新、渠道构建等方式,全面增强优质粮油产品的供应能力,充分发挥了“好粮油”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法福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本地富硒耕地、黄河水浇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种植加工集散地优势,通过实施“好粮油”行动实施方案,推广优质水稻和小麦等优质原粮品种,促进粮食收购优质优价机制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大做强法福来“好粮油”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粮食生产由“多产粮”向“产好粮”转变,推进优质    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形成原粮基地化、收购订单化、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五化共进”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20年,完善优质粮食市场供给营销网络,实现粮油优质品率从目前的28%提高至38%。

“五优联动”促产业发展

法福来在贯彻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实施方案中,积极推动“五优联动”,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了青铜峡市优质粮食产业供应体系.

优粮优产。近年来,法福来通过建设优质粮食品种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加大培育、优选优质粮食品种的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优质粮食品种推广,鼓励企业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种植基地+新型农民主体”等种植模式,推广优质品种连片种植,充分发挥了青铜峡市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优粮优购。法福来通过与种粮大户或新型农业主体签订优质粮食种植收购合同形式,引导和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在好水好地好品种的基础上,建设“五优”粮食种植基地,多种粮种好粮。企业按照“优粮优价”原则收购区域内新型农业主体种植的优质粮源,切实保护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加收益。

优粮优储。为了满足按市场需求分等定级、分仓储存、分类加工的“好粮油”优质产品供给需求,有效提高粮食质量标准,法福来公司采用绿色储    粮技术,实现优质粮食保水保鲜、按种类分仓储存,提升企业优质粮食的储藏环境。

优粮优加。为推动青铜峡大米、优质小麦专用粉等特色粮食加工产业持续发展,法福来通过升级改造,大力提升粮食产品质量,改善粮食营养功能,提高粮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加工设施水平,降低粮食加工损耗,提升绿色优质粮食产品的供给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便捷、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

优粮优销。法福来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和我买网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并与国家和省级“好粮油”销售平台相连接,丰富优质粮油产品销售种类。通过设置“好粮油”品牌店、“好粮油”产品专柜等,拓展法福来“好粮油”购销体系线下渠道,完善优质粮油市场销售体系的建设。

“随着公司积极实施‘好粮油’行动计划,通过‘五优联动’积极打造好粮油产品,目前我们公司的面粉销量全区排名第三,大米销售量全区排名第四,挂面销量全区排名第二。”法福来公司总经理朱军林向记者介绍,目前法福来产品已销往宁夏全区及陕、甘、蒙、青、疆、藏等地。


责任编辑:麦稻夫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