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东渡“留学”去日本种花椒

2019/3/11 11:05:00粮油市场报收藏

 花椒.jpg 


经过短暂的出口贸易尝试后,周易雨决定:自己种花椒,而且就在日本种。他们所租下的土地,是一块学习日本农业技术、适应日本市场要求再转而让四川花椒产业受益的另类“试验田”。  

“天气转暖了,长得就是快。”3月2日,翻着手机里的花椒苗照片,王正胜看了又看。给王正胜传来照片的,是周易雨。就在2月底,两人刚在四川成都碰头,商量青花椒的育苗、移栽和未来业态。这两个四川人先后踏进花椒种植行业,去年夏天,又合伙在日本山口县、大阪泉佐野市分别承包土地300亩、200亩,带去四川的青花椒种子和技术,在一块从未种过花椒的土地上摸索。他们和同行都期待,四川青花椒能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打开日本这个海外最大的花椒消费市场。  

出海的冲动:卖花椒不如种花椒  

王正胜、周易雨的身份,分别是四川蜀农川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日本大阪津宇株式会社股东。  

2015年,南充人周易雨到日本大阪做再生资源回收生意,现已在大阪一带的华人圈中小有名气。得知他来自四川,餐馆总会委托他采购花椒。“主要是青花椒,因为麻味比较淡,更能让日本人接受。”周易雨说,把青花椒卖到日本的想法就在脑海里萌生了。  

不只是他,打开新市场,也是四川花椒业的共识。去年,四川花椒种植面积已突破510万亩,年产干花椒约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但紧随身后的陕西、甘肃也在不断蚕食四川花椒的国内市场。  

日本,是业内公认的四川花椒出口的理想地。中日友好协会都市经济交流部部长郭宁说,在日本街头,川菜馆出现频率仅次于拉面馆,而且这些川菜馆的生意异常红火。  

作为“川味之魂”,花椒特别是麻味适中的青花椒更受日本餐饮界欢迎。旅居日本近20年的川菜馆老板刘娟说:“当地价格普遍比国内贵一倍到两倍。”然而,想把四川花椒卖进日本,绝非易事。在日本东北部经营农场的黑龙江人张剑介绍说,为了保护本土农业,日本对于农产品进口极为保守、审慎。2017年,日本对进口农产品平均征收关税已高达400%左右。关税壁垒之外,近乎严苛的食品安全壁垒也是四川花椒打入日本市场的最大难关。经过短暂的出口贸易尝试后,周易雨决定:自己种花椒,而且就在日本种。他先在南充顺庆区流转土地“练手”,如今规模已达8000亩。在南充,周易雨遇到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王正胜,花椒行业的“老手”,在平昌、蓬安都有基地。“种了七八年了。”王正胜说,国内花椒市场日趋饱和,得想办法打开新市场。带着这份期许,去年初,王正胜、周易雨正式开始合作。  

严苛的条件:标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早在2006年,日本宣布实施进口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下,日本设定了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数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即“暂定标准”);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0.01ppm(浓度的百万分之0.01)的“一律标准”。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前述标准,不仅产品本身无法进入日本市场,连产地都会被列入“黑名单”。此后,日本再次加码:“肯定列表制度”将会定期更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种类和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在中国“拜师学艺”、如今在九州岛经营川菜馆的福冈嘉郎说,日本对农产品的标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同时,日本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要素,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首先是法律障碍。《朝日新闻》中国总局记者富名腰隆介绍,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想要在日本租赁或购买土地从事农业,需满足每年超过150天从事农业的条件,否则,有可能面临土地提前收回以及相关罚金、一定时间内禁止进入农业领域等处罚。其次是高昂的成本。福冈嘉郎说,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日本社会劳动力价格普遍偏贵,“人工费比中国高两三倍,雇佣劳工必须要支付社保费用”。  

“我们本就是来‘拜师学艺’的。”王正胜说,这500亩地只是川椒抢滩日本的“滩头阵地”,今后扩张的幅度也有限,但依靠这些土地,能够学习适应日本的花椒种植、管理技术。一旦种出可以在日本通行无阻的花椒,便可以把相关技术、经验带回中国,最终让四川本土的花椒产业受益。换言之,他们所租下的土地,是一块学习日本农业技术、适应日本市场要求再转而让四川花椒产业受益的另类“试验田”。  

“留学”的意义:先学习再打入市场  

理论上,王正胜们选择了一条“捷径”,但挑战才刚刚开始。  

面对法律障碍和高昂成本,“这些我们不怕,来都来了,就要不惜代价地学懂弄通。”周易雨说,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四川花椒种子在日本的出苗率。  

“出苗率已经超过50%。”据这批青花椒种子的发明人、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院长吴银明介绍,这个数据已经接近正常值,“未来还可能会增加”。吴银明解释,由于青花椒种子“很懒”,同一批播下去的种子,出苗时间差最长可达一年。  

“我有信心。”吴银明说,本次周易雨、王正胜带到日本的青花椒种子,还没有正式命名,但已经推广种植13年以上,在四川的种植范围北到广元、南至大小凉山。  

出苗只是第一步。在日本种下的青花椒,品质和产量究竟会不会发生变异,谁也没有把握。  

日本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吴银明希望,在降雨更丰沛的条件下种出的青花椒更“温柔”,“口感变得更清淡、更清香”。吴银明说,3月下旬,他将前往日本“蹲点”,现场查看青花椒出苗情况。  

周易雨则表示,一旦进入种植环节,他将向当地农业协会求助,在采收之后完成品质检测。就在几天前,他刚到农协上了第一课———种植技术分类。  

在日本,种植技术共分为三类,分别是:有机栽培,100%不允许使用农药;特别栽培,比普通栽培的农药使用减少50%;普通栽培,可参照日本标准正常使用农药化肥。三类标准种出来的农产品,价格依次从高到低。  

而周易雨的想法是,把三类技术在种花椒上全部尝试一遍,“反正是试验田”。他已经委托中方技术人员和日本农协,希望他们能够全程记录下三类种植技术的流程以及最终质检结果,“什么时候掌握了标准流程,什么时候回四川推广。”“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把经验带回来,带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一直关注王正胜和周易雨的四川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跃军表示,希望这些“留学生”学到真东西,改变整个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戚燕娣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