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癌症”小麦治 关键基因来助阵
2019/6/15 15:24:15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小麦病害,堪称小麦“癌症”,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记者13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马正强教授团队通过图位克隆的方式,找到了抵抗小麦“癌症”的关键基因Fhb1,为战胜小麦赤霉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小麦赤霉病不仅能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还严重影响籽粒品质和食品安全,多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战胜小麦赤霉病的方法。
马正强教授团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抗病优异小麦基因资源“望水白”和“苏麦3号”中,发现了关键基因Fhb1。他们分析了643份普通小麦品种中Fhb1基因对应染色体区段的遗传变异,发现Fhb1基因很可能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优异小麦基因资源。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是赤霉病流行和暴发的区域,部分小麦品种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病基因并将其保留下来。
科学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Fhb1基因导入到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四川等省的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麦品种中,使这些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扩展能力可提高76%。
Fhb1是小麦中目前已知的最重要抗赤霉病QTL(数量性状基因座),具有很强的抗扩展效应,还可降低籽粒中真菌毒素的积累。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小麦抗赤霉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Fhb1基因不仅可以提高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在其他植物中利用该基因也有可能提高抗病能力。Fhb1基因的克隆将大大提高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效率,为我国和世界小麦生产与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宋立夏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