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阳草
2018/6/7 15:42:51王丽芳收藏
起阳草即韭:起阳草,即韭菜,别名山韭、长生韭、丰本、扁菜、懒人菜、草钟乳,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原产于我国,按食用部分可分为根韭、叶韭、花韭、叶花兼用韭4种。花果期7~9月。
一入六月,麦香便挟着热浪滚滚而来。杏子黄了,桃子熟了,妹妹一个电话打来,我们便趁着周末直奔那个名叫东陈庄的村庄———尝第一茬鲜桃。我对尝鲜兴趣不大,吸引我的是桃园硕果累累的美,还有桃树下的泥土中生长的马齿苋。
马齿苋做菜饼,别提多好吃!抚着那肥厚、扁平的泛着紫红的叶片,我仿佛看到马齿苋在外婆的高超厨艺下,变幻着无穷的花样:菜饼、菜馍、饺子、包子……不知从何时起,外婆的菜饼里的马齿苋换成了一种绿生生麦苗样的菜蔬。这菜种在外婆家的院子里,和朝天椒、倭瓜、小葱一道,与梧桐对话,和阳光私语,让整个院子生机盎然。
这便是起阳草,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韭菜。
从初春割到孟夏,割罢一茬长一茬。外婆说这菜好养活,很配粉条、鸡蛋,比马齿苋香多了。韭菜的香气的确别样,是那种不辣的辛香,大约在南北朝时就与“大蒜、小蒜、芸苔、胡荽”一道,被人们叫作“五荤”。而说到它标配粉条鸡蛋,除了营养方面的科学性,还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呢。
先讲科学搭配。韭菜含有一种硫化物,是其独特香味的根源所在。这种硫化物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维生素A,因此将它与富含这两种维生素的肉、蛋类食物搭配,可谓“黄金吃法”。这一点,草原上的牧民们深有体会。他们在吃手扒羊肉的时候,如果没有韭菜酱佐餐,那是万万不可以的。只有韭菜酱中的纳离子能激起羊肉中的咸香。韭菜酱是用韭菜花做的,韭菜花开时,白绿相间,草原人徜徉采摘,温馨美妙。这种草原食风刮到祖国各地的涮肉桌上也不变其宗,作为十多种蘸料中的硬通货,韭菜酱引领芝麻酱、蒜泥等交汇融合,诱惑着人们的味蕾,光瞧着就口舌生香了。
接着聊文化。对韭,古人那可是相当的尊重,《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述了祭祀神灵的法子———献羔祭韭。早春二月,大概是过年的时候吧,祭祀是免不了的习俗。或许就是因韭寓意生生不息,古人才钟情于它,将其和羔羊一块奉上祭坛,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吉祥安康。有趣的是,当这种古老的习俗延续至2016丙申年时,韭的寓意有了新的注解———在A股市场上攒动的散户们被形象地称为“韭菜”。
翻开《礼记》,也可找到以韭祭祀的身影:庶人春荐韭,配以“卵”。此款搭配应是鸡蛋炒韭菜的鼻祖啦。
韭菜的名字很有意思。除了因救过汉武帝刘秀的命而被称为“救菜”后演变为“韭菜”“一种而久,故谓之韭”外,从字面上看更形象:“一”代表平整的土地,“非”则是韭菜露出地面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在广西,每年谷雨时节,高友侗寨都要举办“韭菜节”。这种习俗跟寨子年龄一般大,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高友侗寨位于广西和湖南交界的雷公山脉,这里山多地少,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韭菜适应高山气候环境,在此一年四季均可生长,20平米左右就可满足一家人对日常蔬菜的需求,加之“宜肝,活血,壮阳,活五脏,除胃气”,所以备受尊崇,被称为“仙草”,成为春祀必不可少的主角。
人间有味是清欢。南齐周颙最喜食韭,否则不会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的体味。《本草纲目》讲“正月葱,二月韭”,就是说二月生长的韭菜最美味可口,有利于人体健康。天出奇地热,抬眼望望窗外,夜的幕布已拉开,要是有场雨就好了。我祈望着,突然想到杜甫先生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管他是不是最佳食韭季,管他下不下雨呢,一头冲进后院,用花洒浇洒韭菜,只见这夏日的稀稀疏疏的韭,瞬间碧绿如玉。拿刀割下一把,同桃园中的马齿苋一起为馅,烙几张菜饼,配上苞米糁粥,竟也吃出了老杜的诗情呢。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