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绿达:大别山深处油茶香
2018/8/1 17:21:30孟鹏收藏
时下,河南新县周河乡的河南绿达山茶油基地上,油茶林葱茏茂盛,油茶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最南部、北纬31°大别山腹地,这里是油茶树生长的最北端。
作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新县境内油茶资源丰富,拥有天然野生油茶林20余万亩,年产油茶籽1200多万公斤,是远近闻名的“油茶之乡”。
2011年11月,由羚锐集团投资3亿元,集油茶种植、加工及茶油销售为一体的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先进的压榨工艺和不断创新经营方式,积极开疆拓土,成为河南省及大别山区最大的茶油加工企业,也成就了产业扶贫的“山茶花模式”。
布局全产业链打造“油中贵族”
油茶树生长周期较长,从种植到盛果期需要8年之久,平均一亩野生油茶树一年仅产15斤茶油,素有“千年古树二两油”的说法。野生油茶树虽然珍贵,但多年来,由于经营分散、管理粗放,比较效益低,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优势。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县的油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羚锐集团又组建了信阳绿达山油茶资源发展公司,并成立了绿达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油茶规模化种植。
“目前,我们在周河乡建立了500亩的油茶良种培育基地,合作社与近4000农户签订油茶园流转协议并流转了近10万亩的天然油茶园,我们计划未来几年内达到20万亩的规模。”河南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巧梅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绿色原料做基础,高标准的加工工艺是优质茶油的保障。以制药“基因”成立的绿达,创业伊始就坚持用制药标准生产茶油,“我们的生产线采用低温物理冷榨,充分保留茶油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以保证产出最天然、最纯净的山茶油。”李巧梅说。
注重加工投入的同时,同样大力加强科研投入,公司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江西农业大学和河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设立了河南羚锐油茶研究院,研发适合本地种植的油茶树种,已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扶贫“山茶花模式”
“利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油茶林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是一条很好的脱贫致富路和乡村振兴路。”作为“大别山的儿子”,羚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熊维政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今年的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将绿达山茶油带去了会场,并提交了两份关于大别山区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熊维政的组织、指导和积极推动下,绿达公司积极实施产业扶贫,贫困户以油茶林作为资源入股到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组织当地农民对低产油茶园进行改造,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合作社整合所有社员入股的油茶园资源,集中经营和管理,让社员享有分红权利。
开展产业扶贫前,当地油茶籽售价每斤不到4元,茶园每亩收益不到300元,而到2017年,油茶籽每斤已达13元多,茶园每亩收益增加了近600元,让山区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带动了上万农户脱贫致富,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的效果逐步显现。
熊维政说,目前,大别山核心区以山茶油加工为主导的油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已发挥带动效应,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将油茶产业发展为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同时,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茶油是健康油。油茶变成“摇钱树”,油茶林变成“绿色银行”,革命老区的“油茶之歌”已嘹亮唱响。
注:原文刊登在粮油市场报7月31日06版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