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小麦综合性状突出
2018/7/18 9:45:43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近日,笔者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获悉,由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豫丰11”和“郑品麦24”两个小麦品种于近期分别通过了国家审定和河南省审定。
与普通小麦不同的是,这两个品种的父本来源均是通过航天诱变技术培育而来的。同位素研究所所长范家霖说:“2006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河南省两个小麦主力品种‘矮抗58’和‘周麦18’的种子升空,返回地面后经过辐照诱变技术处理,筛选出了‘豫同198’和‘豫同194’两个创新品系,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豫丰11’和‘郑品麦24’。”
据统计,在小麦增产因素中,新品种的贡献率超过了30%。如何打破基因连锁、提高变异率,培育出更多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一直是育种界的重要课题。“可喜的是,通过航天育种与辐射诱变,我们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小麦育种的效率和效果。”范家霖介绍,在国家和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这两个品种的增产能力突出,亩产均可达600~700公斤。其中,“豫丰11”品质达到中强筋标准,抗逆性、抗病性强;“郑品麦24”矮秆抗倒伏,耐寒性好,商品属性突出。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