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粮走笔:野生稻与纬度
2017/10/10 10:05:27石少龙收藏
过去,国内外专家一度认为,因冬季寒冷,野生稻只能长在北纬26°以南区域。王象坤教授“普野引上山演化为粳,引向洼地演化为籼”的假说,所依据现象是,籼稻较适宜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区种植,粳稻较适宜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温度较低地区种植。
野生稻蕴藏着耐寒、耐旱、耐瘠、等有利基因,才得以享有“植物大熊猫”的美誉。其中耐寒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野生稻发现地域的扩大,“北纬26°以南说”的观点被频频打破。
北纬25°附近,普通野生稻分布较少。但有野生稻生长的广东仁化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及罗城、临桂、永福县,湖南省江永县,均超过北纬25°。湖里湿地野生稻所在的湖南省茶陵县,地处北纬26°30′~27°7′区间。高纬度下野生稻的耐寒基因,让育种专家欣喜不已。
最北分布标志着最具耐寒特质。
《科技日报》曾以《我国“最北野生稻”在保护中繁衍》为题,介绍东乡野生稻从本世纪初濒危时的1.5亩扩展到2014年的28.9亩,从当初小面积种树保护发展到现在140亩范围的围墙保护。东乡县岗上积镇的野生稻位于北纬28°14′,极端低温为-8℃。如此高纬度有野生稻,野生稻还有如此的抗寒基因,真是野生稻实物新见证。湖北省农科院地处北纬30°37′,多年对多省野生稻进行耐寒性试验,发现东乡野生稻才能安全越冬。
1978年东乡野生稻的发现,使得我国普通野生稻分布北限北移3度多。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度,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公里,北移3度多,至少就推移了333公里,从种植角度看,这在地理上并非一个短距离。专家指出,江西东乡、湖南茶陵普通野生稻的发现,为在纬度较偏北地区寻找野生稻提供了启示。史前时期的江南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这正是普通野生稻能在此地区繁衍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地区在1978~1982年的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中,有些地方尚未考察,那里有无野生稻尚无定论。
专家试验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在纬度间有较大差异,在北纬23°以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原因是那些地方年均光照时间下降,年均气温降低,影响野生稻生长。但栽培稻却不受此限。籼稻是由野生稻演变成的栽培稻,粳稻是籼稻由南向北引种后逐渐适应低温的变异型。
我国水稻种植已突破“北纬48°”的禁区。2011年,位于北纬48°42′35″~51°00′05″的嫩江县,试种水稻1500亩,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2012年,位于北纬51°8′20″的呼玛县三卡乡,35亩水稻试验基地获得成功,实现高寒地区水稻种植零的突破,成为全国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被称为“最北的稻香”。
黑龙江北纬48°~北纬51°区间,有耕地面积2000万亩左右。在包括黑龙江的中国北方、朝鲜半岛、日本等纬度较高的地区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在东南亚、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等纬度较低的地区,稻米一年有3次收成。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