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至田间 简易设备解心宽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花生“烘干战”
2025/9/18 16:30:33粮油市场报收藏
□本报记者 郝瑞 通讯员 卢迪迪
9月以来连阴雨,在河南郑州市航空港区大马乡马古岗村,路上见不到人,只有雨水敲打屋檐的噼啪声,花生种植户守在屋里,对着一筐筐刚刨出来的湿花生发愁。
“再晾不干,这批花生全得长霉!”有30多年种植经验的老马蹲在自家仓库门口,眉头拧成了疙瘩。他伸手抓起一把花生,潮气传到了指尖。
今年原本是丰收年,村里的花生果粒饱满,可接连一周的雨水让丰收成了“烫手山芋”。
此时,沿着泥泞小路,两把黑色雨伞出现在村里,走在前头的是驻村第一书记郭少东,后边跟着的是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陈鹏枭。作为河南工业大学粮食保质干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国家花生产业体系干燥与储藏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陈鹏枭接到求助电话,次日一早就冒雨赶来了。
“先去地里看看!”陈鹏枭没顾上喝口水,直接让村干部带着往田里走。泥浆没过鞋面,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查看花生垄沟,不时蹲下身扒开泥土察看花生果荚,雨水顺着眼镜片往下流。
接下来的3个小时,陈鹏枭走访了7户农家。在老马家的仓库里,几个村民正用铁锨翻搅堆成小山的花生,试图让花生通通风。“这样不行。”陈鹏枭抓起一把花生捏了捏说,“里面还是潮的,这样堆着会二次发热。”
转机出现在村里加工厂。一个旧式热风机和几台排风扇,虽然设备略显简陋,但依然让陈鹏枭眼睛一亮,“有办法了!”他推了推眼镜,突然振奋起来:“咱们可以搭建一个简易烘干系统!”
当天夜里,村委办公室灯火通明,陈鹏枭在一张旧图纸背面画着示意图:“把热风机装在这里,排风扇对面设置,形成对流。花生铺开厚度不能超过20厘米,每半小时翻动一次……”他的手指沾满了圆珠笔油,越说越兴奋。
第二天,改造工程开始了。村民们搬来排风扇,电工忙着布线,按照图纸调整风机角度。到了下午,厂房里的机器开始轰鸣,暖风在花生堆间穿梭流动。老马抓起一把烘干后的花生,用力一捏,花生壳发出清脆的破裂声。“干了!真的干了!”他笑了。
雨还在下,厂房里的欢声笑语盖过了雨声。陈鹏枭站在机器旁,一边指导村民控制温度,一边盘算着改进方案。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花生“保卫战”,他们马上就要赢了。
离开村子时,陈鹏枭特意绕到田埂上抓了一把土。“等天晴了,咱们再来说说科学贮藏的事。”他对送行的村干部说。
夜晚,雨势依旧,简易烘干厂的灯光温暖明亮,照得每个人心里都亮堂堂的。
责任编辑:莉莉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