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农发行四川泸州市分行扎根酒城三十载 酿造报国“三农”酒

2025/1/17 15:19:52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两江交汇,十里酒香。1996年12月16日,顺应改革潮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泸州市分行应运而生,自此扎根酒城大地,开启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回首峥嵘岁月,农发行泸州市分行立足“三农”,全力服务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一体两翼”“拼经济、搞建设”等地方重要规划,与“醉”美泸州同呼吸、共成长。2024年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336.73亿元,是建行之初的17倍,已成为服务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用“心”铸就信念,以粮食安全酿造支农“悠长酒”

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发展历程是一部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发展改革史。该行始终把做好粮油业务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

初心如磐,服务政策性收储。成立之初,针对“卖粮难”“打白条”等问题,认真落实好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制度,做好资金供应和管理,实现粮油业务健康发展。2001年,大力支持泸州率先在全省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在改革中做到“一个参与,四个坚持、四个落实”,初步形成了一个动态式的粮食市场调节机制、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多渠道的流通格局,呈现了企业、农民、财政、银行“多赢”的局面。近年来,该行贷款支持企业的粮油收购量占全市市场收购量保持在65%左右,粮食安全主办银行地位凸显。

匠心如玉,拓展市场化业务。建行以来,累计投放收购贷款40亿元,用于支持113万斤油菜籽、红粮、稻谷等市场化收购。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产业-酿酒,该行把目光聚焦到糯红高粱这一“瑰宝”上,敏锐捕捉收购资金需求点,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多方机构,创新“定向购销风险基金”模式,致力于打造好“泸州糯红高粱”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累计向38户(次)小微企业发放红高粱收购资金近15亿元,支持收购量达10万吨,累计带动服务脱贫人口7953人。助力地方龙头酒企-郎酒集团发展壮大,产值由2019年的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0亿元。除此之外,持续每年向糯稻收购企业发放粮油贷款2000万元,用于满足8、9月份糯稻收购旺季资金需求,每年支持收购糯稻超5500吨,助力打造“清凉洞”牌磕粉特色农产品。

image.png

图为古蔺县红高粱收购现场

恒心如擎,落实产业链发展。成立之初积极探索,投放土地整理项目贷款3.75亿元,对古蔺县建国村、联合村等4万余亩土地进行整治,有效提升粮食产量。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力支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创新“农地+”融资模式,投放农地类贷款79亿元,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推进低效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与泸州市人民政府、7个县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已获批项目3个,金额14.8亿元;服务农业科技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76亿元;改善区域粮食仓储能力和改善硬件条件,成功获批2.95亿元仓储设施贷款,用于支持古蔺县茅溪镇特色产业园区配套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建设项目;聚焦农业生产链条的产前环节,投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1.69亿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image.png

图为该行信贷支持的叙永县糯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

用“情”践行使命,以乡村振兴酿造支农“醇香酒”

建行以来,该行及时跟进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累计投放贷款641亿元,用政策性金融的汩汩活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添能加彩,持续擦亮“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金字招牌。

怀为民之情,决胜脱贫攻坚“要隘口”。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该行坚持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全行核心职能。向3个贫困县发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12亿元。大力支持县级支行开展贫困村挂钩帮扶、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帮扶等脱贫攻坚工作,增强全行职工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向乡村全面振兴,该行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累计投放帮扶贷款超152亿元,每亿元带动脱贫人口866人。

image.png

图为该行信贷支持的叙永县异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

怀实干之情,深挖基础设施“富矿区”。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大涉农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村水利、路网建设水平。“十四五”以来,累计支持水利项目23个,投放贷款15亿元,用于支持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古蔺县供水工程。2017年,向古蔺县投放了93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通乡公路建设,得到了古蔺县委、县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时任县长代表80万古蔺人民专门到省分行赠送锦旗表达对农发行的高度肯定。“十四五”以来,累计支持农村路网项目17个,投放贷款7亿元用于纳溪区、合江县、古蔺县农村交通建设。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动城乡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支持149个城乡一体化项目,投放贷款112亿元。

怀担当之情,绘就和美乡村“连环画”。该行多措并举、多重发力,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政策性金融力量助力泸州谱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5亿元贷款支持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领域整治,助力提升乡村风貌、增进农民福祉。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居民高质量生活需要。“十四五”以来,该行聚焦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累计投入33亿元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锚定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绿色转型、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等领域加大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近8亿元贷款,为“美丽泸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image.png

图为该行信贷支持的古蔺县画里乡村项目

用“力”攻克难关,以专项任务酿造支农“浓郁酒”

在党和国家需要政策性银行挺膺担当的时候,该行把牢政治方向、展现支农作为、彰显农发风采、贡献金融力量。

凝聚“战斗力”,焕新灾后面貌。2021年,在“9·16”泸县地震发生后,该行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大力支援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投放2.55亿元用于支持灾后安置点重建,投放5.35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教育、城乡居民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近来年,随着贷款的陆续投放,曾经的受灾地区已焕然一新,灾区人民也过上了宜居美好生活。

image.png

图为泸县福集镇安置点实景图

强化“执行力”,托稳经济大盘。该行把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靠前发力,主动加力,科学高效制定融资服务方案,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15年以来,累计支持农发重点建设基金项目68个,金额32.16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项目6个,金额4.39亿元。

激发“推动力”,落实“三大工程”。该行胸怀“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三大工程”的各项决策部署,从城中村改造项目起笔,切实加强营销,派驻“金融顾问”赴市住建局现场办公,实时跟进项目进度,随时解读金融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具专业指导意见,主动参与编制资金平衡方案、征收补偿方案,全力支持3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考中彰显农发行担当。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风华正茂。经历了三十年的艰苦奋斗,该行牢记“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正以全新的面貌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前进,持续聚焦“六大领域”等重点领域、坚持“四个银行”品牌建设、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在酒城大地酿造“三农”美酒,协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泸州新篇章。(付雪梅)


责任编辑:Q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