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9月1日起施行
2025/8/5 18:43:03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本报讯(记者 胡增民)7月31日下午,《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经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山东省粮食安全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扛牢粮食大省责任、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有关情况。
山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振远介绍了《条例》的立法背景和过程。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作为粮食大省,2024年粮食产量达1142亿斤,肩负重要责任。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认真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解决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制定《条例》,为各方面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介绍,《条例》共11章64条,主要规定了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耕地保护与坚守粮食安全“红线”方面,《条例》明确严格控制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禁止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行为,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和土地复垦。
除了对违规占用耕地、使用有毒废物种粮食等行为坚决说“不”以外,《条例》还强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资金监管与管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强化科技、人才、资金、用水等要素支撑,分类开展治理改良,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加强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推广。
怎样更好地促进粮食生产?《条例》提出了多种举措,例如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良种推广。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技术等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场景。保障种粮收益,落实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者种粮积极性。
在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机制方面,《条例》规定,压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责任,优化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强化承储企业等方面的责任,实施粮食安全风险事项报告制度,不得虚报、瞒报政府粮食储备数量、质量、品种。健全粮食储备检查和信息化管理制度。
为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推动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合理布局,支持打造产业集群。推广应用适度加工技术,发展全谷物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绪扩表示,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履职尽责推动落实,加快推动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迅速启动现有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在耕地保护、储备管理、市场流通、质量监管、应急保障等关键环节形成合力。强化监管,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专项检查力度,畅通“12325”粮食监管热线等举报渠道,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定维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利益。
责任编辑:国庆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