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苇种稻育出希望之苗
2017/8/23 15:31:02粮油市场报收藏
□辽宁于忠民
100多年前的盘锦地多人少,到处是盐碱荒滩。经过多年的开发,水田面积不断扩大。规模最大的从1968年开始,大批省内大城市的知青来到盘锦,开垦荒地割苇种稻。那时的水田劳作几乎全靠手工。
地窖催芽
1972年冬,我下乡到了盘锦,这才发现水田与旱田的耕作方式完全不同。旱田是直接将种子播到地里,然后全凭自然降雨,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而水田因稻子生长的特点,需要先在苗床播种育苗,然后将秧苗插到水田里,整个生长过程要靠上、下水来控制。因种稻离不开水,故而人要常年与泥水打交道,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那时,每年开春小队都要挖一个很大的地窖。在东北,一般挖地窖是为了储藏白菜、萝卜等越冬的蔬菜,而盘锦的盐碱地不长蔬菜,从而省却了地窖储菜。
地窖真正的用途是用来催芽。
我们队用的稻种叫“辽耕一号”,是对以前所用稻种进行改良的新品种,种植历史只有几年,适宜在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每年从大洼县城拉来。
有一次我同一位知青揭开地上的入口下到里面,但见窖内立了很多大缸,纵横交错足有几十口。地窖中央立着的站炉子,被煤块烧得通红。
外面冷风冻骨,而窖内却湿热如夏。
水稻种浸入大缸中,通过站炉子来调节窖内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0多度。里面住着一名知青,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锹将缸里的稻种翻一遍。
我们去时,他正干得大汗淋漓。地窖里异常潮湿,不时有水珠滴到我身上。床铺蒙着的塑料布上,竟布满密密的水珠。他告诉我,一直到浸泡的稻种露出小芽,任务才算完成。
镪黑土挖苗床
大部分知青每天的任务是带上铁锹,挑着土篮来到几里地外的上水渠去镪黑土。那上水渠秋天早已完成了对水田的灌溉作用,经过排放已基本无水。再经过一冬,沟底的淤泥在风吹日晒下早已干枯成黑色的细土。
这黑土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是育苗时最佳的覆盖土。春天风大,挑着盛满黑土的篮子常被刮得左右晃荡,浑身上下粘满黑土。就这样一担担挑到地里,堆成一个个小山包似的土堆留待育苗时用。
然后,我们在地里挖成一个个条状的苗床。转眼到了4月份,在地窖里浸泡的稻种已露出小芽。大家套上农田靴全都来到地里。那时根据农作生长和耕作的不同阶段,将育苗、插秧、除草、收割、脱谷等分为几个大会战。而育苗大会战是全年农活开始的第一仗,全员套上水靴齐上阵。那阵式如同上战场,气势蔚为壮观。
育苗大会战
队里将出芽的稻种装入麻袋,用马车运到地里的苗床旁。队长将各道工序落实到人头。有人挎着盛满稻种的篮子,顺着苗床旁开出的沟边,边走边将稻种似天女散花般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紧跟着一人手持笤帚将撒在苗床上的稻种拍进土里,另有人挎着土篮将黑土撒上约一公分厚,彻底覆盖了稻种。再由两 人将弯成弓形的竹坯子插入土里。
最后由两人拽着长长的塑料布在竹坯子上滑过,将整个苗床覆盖。再用木板沿周将塑料布插进土里,这才完成了一个苗床的育苗程序。接着按照上面的程序再进到下一个苗床,重复同样的工作。为了防止塑料布被风吹开,还要在苗床周围立起苇子编的栅栏。
记得有一次,突然大风骤起,我们刚立起的苇栅栏瞬间被刮倒了,重新立起又被刮倒,反复了几次仍无效果。我们一时来了情绪,在栅栏旁立起一道人墙抵住苇子,迅速将栅栏深埋,才勉强立住,而脸和手都被苇子刮出了一道道血印。
经过十来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育苗大会战。
又过了些日子,透过蒙着的塑料布可见一棵棵绿苗从苗床的土里钻出。几天后原本光秃秃、黑黢黢的苗床已是绿意盈盈。为了促进小苗生长,每隔几日要掀开塑料布进行通风,晚上再盖上埋好。
转眼到了5月,上、下水沟钻出的芦苇伸展着嫩绿的苇叶。苗床里的秧苗齐刷刷长到半拃多长,这些绿盈盈的秧苗就要离开温暖滋润、遮风避雨的苗床,被移植到广阔的大地,去见世面。嫩绿的秧苗将带着人们的希翼,在大自然中栉风沐雨,从此开始艰辛的成长之路。
责任编辑:wjy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