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龙眼记忆

2018/7/19 10:35:23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龙眼.jpg

龙眼与荔枝、香蕉、菠萝(凤梨)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因其种子圆黑光亮,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故得名龙眼。龙象征尊贵祥瑞,以龙的眼睛为名字的水果,必然也是稀罕之物。  

小时候,我生活在闽西北明溪县,当时交通不便,闽南地区的水果运到了那里,真真是物以稀为贵,龙眼价格高得离谱。每年中秋,母亲会买一些龙眼,放在厨房高高的柜子里,等全家人一起品尝。像玻璃球大小的褐色果实总让我牵肠挂肚,时不时要抬头瞄上上几眼,一会儿担心老鼠把它吃了,一会儿又担心时间久了会不会变味,母亲看出我的心思,便拿上几颗让我先解解馋。  

我如获至宝,小心地剥开一粒,果实透明如凝脂,慢慢地放进嘴里,口腔即刻被一股极为清雅的香气及柔嫩甜蜜的肉汁充盈。  

美好的事物总能赢得文人墨客的赞美。明代文学家、字画家宋钰对龙眼之美味赞不绝口:“圆如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抑渴扶饥,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陈。”宋朝刘子翚诗文:“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民间有关龙眼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很久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当地有一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决心为民除害。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准备了酒、猪羊肉,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恶龙上岸吃了酒泡过的猪羊肉,没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眼睛刺去。经过一番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也因负伤过重死去了。不久,此地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为纪念桂圆,称之为“桂圆”,也叫“龙眼”。  

龙眼自古就被视为滋补佳品,有“果中神品”的美誉。龙眼带壳带核晒干后,叫龙眼干;去壳去核,只留果肉,就叫桂圆。桂圆成皱状,撕下来看,有种透明的琥珀色,吃起来比新鲜的龙眼更甜。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在闽南,产妇做月子都会食龙眼干。  

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她常用桂圆红枣鸡蛋为我做早餐。那一碗的桂圆红枣炖蛋,琥珀色的是桂圆,红色的是枣,白的是蛋清,隐约见到的是浅黄色的蛋黄,清清亮亮的汤,甜中带润,吃得肚饱心暖。  

后来,我调到了泉州工作。在闽南乡村,大路的两旁,百姓的房前屋后,到处可见高大的龙眼树。三四月间,龙眼树开花了,小小的白花成簇状;夏末初秋,桂花飘香的时候,龙眼硕果累累,水果摊上处处都有叫卖,价格也便宜。  

近日,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位小姑娘在卖龙眼干,说是农家自产自销的。我通过微信订了两斤,小姑娘很快就给我送到楼下,看到我先剥了颗让我尝下,再次强调是自家晒的,看她一脸真诚,我相信她,说不用尝了。回到家后,我把她剥开的那颗放进嘴里,果然甘甜。我知道,甜在心里的,不只是桂圆,还有小姑娘的真诚与质朴。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的人与事,而真正能留在心底且久久难以忘怀的,是经过时间与心灵过滤留下的最美好的东西,譬如我对龙眼的种种记忆。  


作者单位:农发行福建省泉州市分行


责任编辑:职钊立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