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为了---咱老百姓 ——河南西峡农发行践行群众路线侧记

2020/12/3 10:19:15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通讯员 张震)在举世闻名的恐龙蛋化石群出土地──河南省西峡县,农发行的名字一开始便和“农”字深深地连在了一起……建行之初,首任行长李荣敏深情地说:国家成立农发行就是要我们守“农”有责,为国担当!20多年来,为了这份责任,为了这一承诺,西峡农发行用他们真真实实的行动印证了这份坚守和真诚!

——扎根山村不言苦

西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状况使得“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为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西峡县委、县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西峡农发行首任行长李荣敏亲自挂帅组成了三人驻村工作队,2000年3月进驻距县城40多公里的偏远小山村──田关乡曹楼村。进村伊始,工作队员搭锅立灶,买米买面,松土种菜,作出了扎根山村的姿态。队员们婉拒了村委会安排的炊事员,在工作间隙自己动手烧火做饭。驻村队员余忠敏动情地说:“我们是来扶贫的,不是来享受的,我们的言行举动,群众看得最清,我们不能给组织抹黑,给农发行丢脸”。为帮助农民立项目,老党员余忠敏在曹楼村一驻就是三年,无论春夏秋冬,余忠敏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曹楼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到处都留下了他的深情和笑语,半年下来,余忠敏写下了上万字的驻村日记,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曹楼村的村情民意。春播秋收,余忠敏积极为村民出主意、想办法、找门路,那块地种什么合适,那块地种什么赚钱,余忠敏都时时刻刻挂在心上。严热的夏天,余忠敏一把蒲扇村头串,寒冷的冬天,余忠敏访贫问寒不间断……村民们感动地说:“过去有一些工作队是手扒车门看一看,成群结队转一转,乡政府里吃顿饭,扯会闲话回机关。西峡农发行工作队还真把我们的事当回事,出钱出力出点子,这样的驻村工作队还真少见!”

──山乡处处总关情

西峡是个山区大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45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38万,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填跑肚子都成为山区农民的一种奢求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山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贫困人口仍占很大比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西峡农发行在坚实做好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的同时力求更多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该行以田关乡曹楼村为驻村点,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和试点,通过自行开发10亩猕猴桃示范园区带动农户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使中药材、林果、烟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到八成左右,三年过后,帮扶村人均纯收入比农发行工作队入住当年增加600元以上。2018年以来,为改变农村面貌,西峡农发行围绕县委部署,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介入四水同治工程,申请专项资金近四个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村教育是最直接的根源,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艰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西峡农发行党支部、行团委、行工会发动员工先后向田关曹楼村小学、重阳一中、双龙镇宝玉河村捐资助教18000多元,为曹楼村小学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每年的教师节,历任行长都亲自带队慰问和看望山区教育工作者……为救助失学儿童,驻村工作队员余忠敏与曹楼小学三年级学生刘菲签订助学合同,全额承担了刘菲小学后三年的学习费用。在力所能及地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西峡农发行也时刻不忘搞好对贫困村农民的教育培训,他们认为:要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必须全面提高山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在田关乡曹楼村,西峡农发行把田间地头作为演讲台和实验室,邀请农艺师和农业技术能手言传身教向农民讲述香菇栽培、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的要点和方法,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打破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三年时间使田关乡曹楼村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总量的80%。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西峡农发行还聘请法律工作者结合农村实际开办普法讲座,解答农民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为适应西峡工业发展的需要,2019年以来,西峡农发行把支持农村发展的思路转移到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上来,为工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学子寻找就业门路......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2020年在全省率先开办职业教育项目贷款,为南阳职业学院审贷项目资金2.25亿元,使南阳职业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超过1.2万人.

关心弱势群体、关注社情民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西峡农发行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用他们的具体行动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长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他们捐款捐物,把一片深情带向大江南北……二轻系统下岗工人李三刚生活困难,首任行长李荣敏跑前跑后帮助他开门店自强自立;西坪镇黑柒河村农民彭永福遭受洪灾,李荣敏带领十三名党员干部利用双休日义务为他拉沙搬砖,并无偿捐献5000元现金予以资助。当看到田关乡曹楼村民贾国莲一家一病三残的状况时,行长李荣敏、副行长陈金景、老党员余忠敏、信贷员朱晓林等当场捐款300余元。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西峡农发行自成立以来,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传递却一直没有停止,在西峡的沟沟岔岔里,接任行长陈建坡,马玉卿,熊明伟,李建伟,现任行长李敏依然把那份关怀接力传承!在双龙,在封湾,在宝玉河,在二郎坪,在宛西集团、在仲景大厨房,在自来水厂,在西峡新农村建设的历程里,西峡农发行一直闪现着明晰的身影……“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政府!”重复着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浓重的心情,面对山区农民由衷的感激,时任行长马玉卿曾深情地说:这就是我们付出的真正价值!

──“三访”化雨润无声

职工有病探访,职工有困难走访,职工有矛盾家访。近年来,西峡农发行党支部把“三访”制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贯彻始终。信贷员赵德育同志因心脑血管疾病曾两度晕倒在工作第一线,县行得知这一情况后,采取果断措施,派车将赵德育同志紧急送往医院,原县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李荣敏同志亲自到医院探视和陪护,随后还将赵德育调派到县城附近的粮管所。原县行职工刘芳同志家住北部山区,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家境比较困难,西峡农发行党支部在全行倡导发起了“献爱心救助大行动”,25名干部职工捐款捐物价值3000余元,老行长李荣敏驱车百里,亲自将职工们的心意送到了刘芳的家中,从李荣敏手中接过礼物,刘芳的父亲──与疾病搏斗了17个年头的坚强汉子感动得流下了热泪……2011年6月一个周末,职工薛建华突然病逝,远在北京照看病人家属的马玉卿行长不远千里,马不停蹄赶回县行,亲自坐阵,给逝去的战友圆满地操办了后事,感动得薛建华家人热泪盈眶……

情到深处自然浓!“三访”制度像一根红线紧紧将职工的心连在了一起,使职工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老党员余忠敏感慨地说:我的老伴不在了,回到家里总有一丝孤伶伶的感觉,但一到行里,我就好象回到了温暖的家……

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同志的友情使党群、干群关系上升到了崇高的意境!

多一分关爱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动力。西峡农发行之所以能步出山区小行的圈子,创造出许多颇具影响力的管理经验,不断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相继推出省市乃至全国农发行系统的先进典型,根本的一条就是──团结出人才,真诚出友谊,创新出成绩,学习出能力。慕名前来考察学习的外省同行总结说:逆向思维,换位思考的思想方式在干部职工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是西峡农发行最珍贵的法宝!副行长李庚在调离西峡行时感慨地说:在西峡行工作的两年多,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西峡行同志间纯真的友谊!已经调离多年的老行长马玉卿、熊明伟还时不时赶回西峡,看望曾经一起奋进的同事和战友,在他们心里,西峡农发行就是第二个家,这里有真心和牵挂!

负重进取,勤政为民,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廉洁奉公,乐于奉献……这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华丽的宣讲,西峡农发行一班人用他们的行动实实在在为“群众路线”作出了最真实最生动的诠释!


责任编辑:麦稻夫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