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舌尖上的幸福感”70年流动中国的味道之变
2019/9/2 10:01:31粮油市场报收藏
“花生、瓜子、方便面,啤酒、饮料、矿泉水。”经典的叫卖声让不少中国人迅速关联到上个世纪的铁路餐饮。随着高铁营业总里程达3万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乘客对旅程的期待已经从走好延展到吃好,“舌尖上的幸福感”也成为铁路餐饮70年的不懈追求。火车跑进高铁时代,“指尖上订餐”也应运而生。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就连餐车都是新鲜事物。”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客运段京渝车队党总支书记赵宏吉说,听前辈们讲,那时候车厢四处漏风,没有供暖设备,乘客基本是自带干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餐车,使用煤炉明火做饭。灶头连着一个煤箱,炊事员做饭时还要给炉灶添煤。赵宏吉说,列车上食材无法保鲜,厨师们就用棉被包着铁皮箱装上冰块,制成“土冰箱”。
“那时候的餐车,冬天冷飕飕只有胸前一团火,夏天像蒸桑拿浑身湿漉漉。由于列车运行不平稳,切菜经常会切到手指。”石家庄客运段京渝车队厨师黄烨说,餐食品种也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两三毛钱的盒饭。米饭装到饭盒三分之二处,上面放一点菜和肉,品种大多是木须肉和雪菜肉丝,偶尔有红烧肉就特别受欢迎。
上世纪90年代,电磁炉、蒸饭箱、抽油烟机、大冰箱让6平方米的后厨充满现代感。食材可以保鲜,餐车供应也开始推陈出新:盖饭、炒饭、特色菜为正餐增加了选择,休闲小食品成为正餐的补充。
火车跑进高铁时代,“指尖上订餐”应运而生。石家庄站12306网络订餐配送中心负责人张坤彩说,石家庄站作为全国首批开通互联网送餐的车站,目前已签约肯德基、吉野家等7户商家近40种餐饮商品,日均配餐量200单,高峰日近800单。
铁路部门不断优化服务,全国38个互联网订餐和特产配送站的数量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互联网订餐截止下单和取消时间也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1小时。
“以前上火车就愁吃什么,现在上车后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点外卖。”从北京西站出发的乘客宋褚渝说,重庆麻辣、江浙咸鲜、广东靓汤……中国各地有太多美味,想想都要流口水,少了旅途劳顿。
流动中国的味道,不仅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可口,还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智能。今年初,24小时营业、无人值守的“智能无人餐厅”亮相青岛各火车站。这里食品种类丰富,所有餐品原料源头可溯。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保证了口味的稳定性和餐品绿色、安全。餐厅内的智能管理系统,还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大数据,为更加细致、周到的餐饮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从点餐到出餐只要28秒,这太酷了。”经常往返青岛与北京的“90后”乘客周鸿红说,高速流动的中国正需要这种速度。
责任编辑:宋立夏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