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儿时的乡村文艺

2023/2/10 16:13:31粮油市场报收藏

我少儿时期是在一个水乡小村度过的,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我们勉强填饱肚子,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没有幼儿园可上,没有各种实习班、特长班,更没有电视可看、游戏机可玩。但孩子们天生是好动、好玩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还是有一些的,当然很多是得益于上千年的农耕文明传承。记得以拍摄农村题材见长的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说过,越是贫困偏远的地方,越是需要文学和艺术。

说到文化艺术,首先要说说上学读书的事。我们村的小学是位于场基(打谷场)边上的三间草屋,共有一二三年级的学生20来个。刚建校时,全校唯一的一个老师除了教语文算术外,只带我们上体育课,无非是做广播操,立队、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齐步走,围着场基跑步。后来换了一个上海知青女教师教我们唱歌了,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社员都是向阳花》《北京的金山上》,还有很多毛主席语录歌,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尽管这样的体育、音乐教学是很粗浅的,但也算是接受到了“正规”的文艺训练。

那时的我们除了小学课本,很难见到其他书籍。小画书(又叫小人书)在那时就是稀罕物,一个孩子有几本小画书,那就是炫耀的资本,大家都去巴结他,争着抢着要先看,有时还为此打起架来。但文化的传播也并非仅仅是借助书籍,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笑话、谜语、歇后语、绕口令,还有游戏、习俗等,给我们农村孩子贫瘠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我的外婆就是我的第一位文艺启蒙老师。夏天的时候天还未断黑,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扛着凉床和板凳聚拢到村里的场基上乘凉。满天的星斗下,伴随着时远时近的蛙鸣和狗吠声,场基成为孩子们的“开心课堂”。每当看到繁星点点的银河,外婆就让我们辨认牵牛星、织女星,然后就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外婆不仅会讲《牛郎织女》,还会讲《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和祝英台》等好多故事。文学艺术的种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这种非正统的方式播撒进一个个乡村孩子的心田!要说那时有少儿文艺“兴趣班”“特长班”的话,那就是做游戏。不用任何器具的游戏有“捉迷藏”“老鹰抓小鸡”“大白兔拔萝卜”,以及“斗草”“斗斗机”等;需要用到器具的游戏有“滚钢圈”“弹玻璃球”“打弹弓”“放纸飞机”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游戏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游戏是人类具有的本能,艺术史研究中就有一种艺术起源于“游戏”说,艺术和“游戏”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少儿时期的我们不仅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也获到了知识和智慧。

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那时能接受到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熏陶,还有很多方面。生产大队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每当宣传队进村,我们一帮孩子从演员排练、化装看到搭戏台、布景,决不肯落下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听“唱门歌”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声乐和器乐欣赏“大餐”。

一般是过年的时候,乡村里会见到一人或两人组合手提一锣一鼓,挨家挨户唱“门歌”拜年,收一点赏钱。歌词是现编的,以“锣鼓一打响呛呛”起头,看到什么唱什么,都是吉祥的词语。再就是看电影,那时在农村能看场露天电影好似跟过年过节一样兴奋,看得最多的当属《红灯记》《沙家浜》,其中的台词和经典唱段如《临行喝妈一碗酒》、《智斗》,大人小孩都会来几句。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任何地方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时刻存在的。越是贫困偏远的农村孩子,越是需要文艺滋养其健全的人格,文艺也需要走出象牙之塔任广袤大地上的孩子们壮其声色。文艺有时代性,更有人民性。(周正泉,作者单位:农发行安徽省分行)

责任编辑:王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