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沧州:早春麦扬花旱碱麦育种不停歇

2024/2/27 16:12:42粮油市场报收藏

□张岚山

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下午3时许,下着小雨,室外温度为6℃,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内一座不起眼的可移动式集装箱房里,却是另外一个世界,房门一侧的显示屏显示:温度22.8℃、湿度40.4%、光强24.5Klux,设定新风每小时5次。

打开房门,一片鲜绿出现在眼前。不大的地面上,摆满了一盘盘、一盆盆长势旺盛的小麦。这些被研究人员称为“材料”的小麦高矮不一,有的正在抽穗扬花。屋顶上还布设着红白两种颜色的光源,照射着育苗盘和花盆中的小麦。

“这是人工气候室。有了它,我们的育种工作就能大大提速了。”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负责人王伟伟说,良种要靠时间来“沉淀”。

以他们小麦育种经验为例,从父本、母本材料筛选后杂交,至少要经过6代繁育,遗传因子才能稳定下来,然后才能开始大田选育,最后才能接受国家或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新品种审定考验。整个过程下来,一个小麦良种的诞生,在以前,没有10年以上时间的繁育是完不成的。

人工气候室能够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室内模拟出与作物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界气候条件,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行控制和调节,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目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利用人工气候室,对旱碱麦及特色小麦育种进行“加代”及群体构建。

研究所有两座移动式人工气候室,每座面积10平方米。“别看它面积小,作用可大呢。靠它,我们的旱碱麦育种一年最多能繁育四代。”研究所专门负责育种“加代”工作的张玉杰说,如果冬天到南方“加代”,正常情况下,只能多加一代。采用人工气候室育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良种繁育成本。

近年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旱碱麦育种迎来丰收,“沧麦15”于2021年通过审定,“沧麦16”“沧麦17”于去年通过审定。“这些品种都是旱碱麦新品种。‘沧麦15’在规模种植中已经表现出优异的品质。”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奉芝说,农作物种植区域性强,这让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有用武之地。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去年成功创建河北省旱碱麦重点实验室,旱碱麦育种有了更好的平台支撑。

“我们把分子育种技术与人工气候室‘加代’技术结合运用,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王伟伟说,在使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旱碱麦育种过程中,将需要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小麦,选择适宜时期的叶片进行取样,检测之后淘汰不含目标基因的植株,选择的目的性更强,相较于人工大田选择更加快速、便捷,而且收获时是单株收获,不会出现混杂情况,更好地保证了后代纯度。


责任编辑:莉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