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保障“旱陕西”6年增产粮食6.4亿公斤
2019/9/12 9:17:59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陕西作为全国最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近几年通过在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在75个重点县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增粮效果十分显著。尤其是在去年全省秋粮面积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受灌秋粮仍获增产丰收。据统计,去年全省灌区节水1.82亿立方米,亩均增粮162公斤。6年来,“旱陕西”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4亿公斤,受益农民685.3万人。
近年来,我省为解决大型灌区渠系“跑冒漏”、大量浪费水源问题,连年实施了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前北干四支渠道老化严重,水流冲沙大,水损严重。2013年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渠系水利用效率极大地提高,从改造前的0.72提高到0.93。现在渠道水流畅了,春灌进度也加快了!”3月25日,省交口灌区北干官底站副站长李红军说,改造后灌区新增输水能力72立方米/每秒,恢复新增灌溉面积682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0万吨、经济效益26.5亿元。
2009年,国家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打通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重点县系列微滴灌、微喷灌、机井配套暗管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省已启动实施6批75个县、共104个县次小水重点县建设,建成“五小”水源工程2.76万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8万亩。累计恢复新增灌溉面积24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5万亩,其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75万亩。沿渭果蔬微灌,大田粮食管灌,渭北、陕北苹果微灌工程建设初具规模。6年来,“旱陕西”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4亿公斤,受益农民685.3万人。
泾阳县王桥镇北峪等5个村,地处渭北“旱腰带”塬区。多年来,塬区水源缺,灌溉条件差,农民收入低。2010年以来,小农水项目为5个村新打深机井,修建蓄水池,配套暗管和滴灌工程,不仅使2万亩“旱地”变成“水田”,还引来企业在此建立了酿酒葡萄示范基地。拥有万亩樱桃园的澄城县郭家庄村支书李忠贤说,以前群众都是拉水浇樱桃,水浇不够,樱桃个儿小,如今铺了暗管,配了滴灌,每个樱桃平均增重两三克,每公斤就能多卖二三十元钱呢!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楚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