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安徽:种“三好”小麦促产业提质增效

2018/10/12 8:48:44粮油市场报收藏

小麦.png

 

安徽小麦赤霉病频发,导致小麦不完善粒指标居高不下。因此,提升小麦品质、减少低端低效供给,成为该省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于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牛王村小麦种植大户屠昌永来说,达标小麦过少的难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2016年和2018年,我的200亩麦子赤霉病率和不完善率都超标20%。”他说,由于新麦达不到国家标准,无法送到国家收储库,只能以不到1元/斤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小贩,一季麦子就亏了几万元。  

与屠昌永一样,安徽省麦区特别是江淮稻茬区农户时时面临着等外小麦比例大的问题。  

实现农民好卖、企业好用、消费者好吃的“三好”小麦目标,成为皖麦提质增效必须跨过的坎。  

小麦品质面临挑战  

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增加,尤其是影响到小麦品质的不完善粒指标居高不下。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15—2018年对全省小麦赤霉病病粒率和小麦容重情况调查显示,除了气候状况特别好的2017年,其余3年时间三等以上的小麦平均占比只有53.83%,即使算上小麦品质特佳的2017年,三等以上的小麦平均占比61.8%,也不到全部小麦的2/3。在小麦不完善粒指标上,最近4年,其中有3年不完善粒平均含量都在三等小麦国家标准8%以上。  

“受收获期阴雨等天气影响,小麦穗发芽和赤霉病发生严重,导致不完善粒超标、容重降低、商品麦品质下降,形成‘农民卖托市粮难、企业收达标粮难’的两难局面。”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汪建来研究员介绍,安徽小麦生产品种、品质结构失衡,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约束趋紧,生态压力增大,灾害频发、风险加大、效益下降、小麦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突出。  

因此,提升大面积生产小麦的商品品质,减少低端低效供给已成为该省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低端小麦偏多  

汪建来说,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制约安徽省小麦生产和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小麦根腐病、全蚀病、茎基腐病等基部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并有不断扩大危害面积的潜在风险,增加了小麦病害综合控制的难度。  

据了解,目前安徽省生产上有统计面积的小麦品种192个,其中河南、山东品种有46个,占33.9%,种植面积接近1690万亩;安徽省品种有61个,占31.8%,种植面积944.9万亩。豫鲁地区种子公司和农业科研部门选育的品种基本上是高产品种,符合该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但赤霉病抗性稍差。安徽省育种单位选育的小麦品种早熟、抗病性稍好,但抗倒春寒能力偏弱。前些年,安徽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相对较严,育种单位选育的新品种由于抗性不符合该省小麦审定标准,导致本省审定的新品种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安徽农业大学丁克坚教授在对小麦赤霉病流行影响因子研究中发现,不同前茬作物与小麦赤霉病发生存在着正相关。大田试验表明,前茬作物是玉米时,未进行防治的麦地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接近39.3%,比大豆田要高出16.7个百分点。同时,秸秆还田处理不到位,对小麦赤霉病发生也有着明显的影响。丁克坚教授介绍,如果农户对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进行彻底的耕翻和旋耕,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只有14.6%;如果农户对全量还田的玉米秸秆只进行旋耕,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上升到21.7%;如果农户不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则大幅下降。优化品种和种植布局  

“安徽麦区小麦不完善粒分布呈现北低、南低和中高的态势。”汪建来介绍说,品种是小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沿淮、江淮地区的六安、蚌埠、滁州和阜阳南部等地区农户以往过于追求小麦高产,中感到高感品种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虽然单产较高,但抽穗扬花期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极易导致小麦病害重发。能用品种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选用品种解决,这些地区农户就要根据当地气候及灾害特点选用抗性强、不完善粒低的品种,沿淮稻茬麦区要扩大红粒抗耐赤霉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淘汰高感赤霉病易穗发芽的品种。  

“提高小麦制品品质,满足特定食品原料要求,实现农民好卖、企业好用、消费者好吃的‘三好’小麦目标。”汪建来说,在国内小麦消费市场,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市场消费量分别占市场总量的10%~15%、10%和75%。对于安徽来说,在淮河以北北部地区可以发展优质强筋小麦,沿淮南部地区可以发展优质弱筋小麦,在大多数中筋小麦种植区域发展专用型中筋小麦,尤其要提高面条、馒头等主食的专用型中筋小麦品质。  

每年小麦市场行情变化,也表明优质普麦的种植效益明显高于普麦。据了解,由农业产业化企业牵头连片种植、单独收储的优质专用型普麦市场收购价格比一般普麦要高0.05元/斤。  


责任编辑:戚燕娣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