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石粮走笔:概说新中国小麦生产

2017/9/21 9:34:10石少龙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小麦是重要的口粮,我国口粮消费总量的43%左右为小麦。小麦加工的多样化,丰富了餐桌,带来了味觉享受,且为稻米所不能比拟。  

在我国,小麦现在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以产量论,1952年玉米、稻谷、小麦之比为16.3∶66.2∶17.5,1978年为22.7∶55.4∶21.9,2016年为39.5∶37.3∶23.2,表明能从小麦中获得营养来源的机会呈增大趋势。而小麦占全部粮食产量的比例,1976年前,一直没有达到16%,1983年前一直在20%以下。到了1983年,小麦产量首次登上8000万吨台阶,达到8139万吨,占粮食产量的比例达21%。此后一直比较稳定,不再回到20%以下,其中最高的1997年,占比达24.9%,该年小麦产量12329万吨。  

小麦播种面积最高年份是1991年,为3094.8万公顷(4.6亿亩),为最低年份1949年的2151.5万公顷(3.2亿亩)的1.4倍。2016年播种面积为2418.65万公顷,比最高年份减少676.15万公顷(1亿余亩)。仅1991~2001年,黑龙江省就减少131.3万公顷、四川省减少78.2万公顷。再看远一点,两省小麦面积之和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14.8%减少到2011年的6.4%。  

由于黑龙江春小麦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等原因,该省小麦播种面积2003年降到21万公顷,正好是1980年210万公顷的1/10。但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80年的11.9%上升至2015年的22.5%,种植小麦达542.6万公顷,产量为3501万吨,占当年全国小麦产量的26.9%。  

小麦产量最高年份是2015年,为13019万吨,几乎为最低年份1949年1381万吨的10倍。  

2011~2016年的小麦产量,均占粮食产量的1/5。小麦主产省,以2014年为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省,五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6%,按乡村人口计算,五省人平产麦分别为644公斤、514公斤、382公斤、451公斤、419公斤。  

相对小麦产量的变化,其种植面积变化不大,这是因为单位产出量增幅较大。小麦单产最高年份是2015年,为5392.7公斤,为最低年份1949年的645公斤的8.4倍。小麦产量1965~1972年增长的八成、1973~1978年增长的七成靠的是单产的提高。1965年小麦单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达到1020公斤。14年后的1979年,小麦单产首次突破2000公斤,达到2137公斤。10年后的1989年,小麦单产达到3043公斤。8年后的1997年,小麦单产达到4102公斤。16年后的2013年,小麦单产达到5056公斤。每公顷产量从1000公斤登上5000公斤的台阶,平均每个千公斤用了12年。单产如此飞跃增长,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是重要的科技因素,更有农民的努力耕耘。  

我国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比世界平均水平的3268公斤,高出55%。但比德国的7998公斤、法国的7254公斤要低得多。  

国内小麦总体上不能自给,进口小麦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11年的净进口量大于1000万吨。小麦进口占粮食总进口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但2006年以后出现过小量出口。  

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均消费小麦量开始下降。  

1995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分别为69公斤、81公斤,到了2010年,下降至55公斤、57公斤。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