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深化大豆贸易合作有广阔提升空间
2019/11/24 17:02:31胡增民收藏
本报讯(记者 胡增民)11月21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大豆协会等共同主办的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两国20多个省州的近200家企业齐聚一堂。双方认为,中俄两国大豆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潜力巨大,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悉,本次活动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大豆合作共识的务实举措。会议期间,中俄双方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全面介绍了中俄大豆合作情况和相关政策,围绕大豆贸易、种植、加工、物流、科研等全产业链合作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加强省州和企业对接,提升便利化水平,推动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合作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自国外进口大豆8800多万吨,其中自俄罗斯进口81.7万吨,同比增长64.7%。俄罗斯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列第六位,但占比尚不足1%。中俄两国深化大豆贸易合作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今年6月,中俄双方共同签署《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就扩大大豆贸易、深化全产业链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提出力争到2024年自俄进口大豆370万吨的目标,推动双方大豆贸易与合作驶入快车道。
7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将自俄罗斯进口大豆产区由远东五个州区扩大到全境,并增加海运等运输方式。8月,江苏南通海关完成了4432吨俄罗斯大豆的口岸放行。开展大豆合作已成为中俄双方共同的行动。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表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适合大豆种植的自然区域,拥有大量的可耕种和可开垦耕地,具有进一步扩大大豆产能的潜力基础,双方开展农业合作互补性强。中俄两国加强大豆业界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的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大豆产业发展,是互利双赢。
“中国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农业机械和加工设备生产方面拥有先进的现代技术。我们希望引入中国技术,使俄罗斯联邦地区9100万公顷农业用地上的非转基因农作物过渡到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俄罗斯大豆联盟远东联邦区代表沃拉阔夫·安德烈·弗拉基米洛维奇说。
中国商务部欧亚司司长王开轩表示,两国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和商协会应推动两国省州结成“对子”,努力实现俄方大豆主产区和中方进口大省的“全覆盖”,同时双方企业可探讨开展订单种植、建立合资企业、商签长贸协议的可能性。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俄在大豆合作领域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希望中俄双方能在经济各个领域达成相关的协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发展双边合作司副司长泽列涅夫说。
本次会议得到中国商务部、农业农村部、驻俄使馆以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农业部、联邦工商会、俄驻华使馆等单位的支持。会议框架内还举办了企业现场对接活动,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和意向。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