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粮食生产何以“一减双增三节”
2017/12/28 9:56:08粮油市场报收藏
如今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转变。种粮大户对种植结构、品种结构精挑细选,达到了品质提、效益升的结果。
柏乡金谷源公司通过与中粮集团共同成立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实现种植小麦品种从普通麦到优质麦的转变。
公司总经理常清说:“合作社小麦种植规模现已达到13万亩,种植的优质强筋麦主要用于面包粉、拉面粉,不仅比普通小麦的产量高,收购价格还比普通麦每斤高出0.15元左右。量高、质优、价高,调一个品种,一举三得。”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联习说,从2016年开始,河北启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籽粒玉米调减、“粮改饲”等一系列专项规划。
河北以优势产区为抓手,推广中强筋、强筋品种,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小麦优质率达到73.1%,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水资源紧缺现实,河北突出粮食生产中的“绿色引领”,把节水、节肥、节药作为粮食绿色生产发展的重点。
而河北水资源严重匮乏是不争事实。从2014年开始,河北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试点,大力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季节性休耕和节水灌溉,以政府补贴、规模主体引领、整村整片推进为主要方式,已累计季节性休耕200万亩,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每亩减少灌水180方,促进了用地与养地结合。
“全国种粮大户”武军祥的基地建了一个实验室。他说:“现在种粮食不能靠感觉,我们这个测土配方实验室,合作社哪块地氮磷钾含量多少、缺啥,取样一检测就知道,配肥的时候根据地块、作物生长周期精准施肥。”2017年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氮肥利用率达到37%以上,比2014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节药方面,以精准施药为目标,已实行了监测预报精准化、病虫诊断网络化、减量控害全程化、综合防控绿色化、统防统治专业化。
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正日益成为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为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河北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稳步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已完成承包地确权9319.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5.2%。
针对单个农户力量薄弱的特点,河北大力推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收、病虫统防统治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标准化生产,2017年完成社会化服务面积63.7万亩,服务农户达到18.6万户,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27亿元。(白明山)
责任编辑:武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