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土壤的犁耙
2018/7/5 10:41:56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犁耙,强悍地解开土壤的纽扣,大地丰润的肌肤在阳光下铺展,每一行犁开的土块,都叙述着过去的荣耀。风吟、鸟鸣、水欢、茎舞、谷唱……所有的故事都被打开,温温润润的泥土迤迤逦逦翻卷过去,草啊,花啊,筋斗似的被藏进土里。翻起来的湿润光滑的泥土释放着特有的馥郁香气。长长的沟垄,宛如诗人新写的激情诗句。
耕耘,镰是冲锋的先驱;铁叉,是收拾残局的后勤;箩篓,是喜悦的储存;犁铧,是继往的承上;齿耙,是开来的启下。这样的一种承上启下,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一个季节对另一个季节的托付、传承、延续。
犁是和牛配套的。南宋时有川人说:“及来浙问,见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高斯得《耻堂存稿》五《宁国府劝农文》)“壤细如面”四字说明江南水田整地的精细程度。把泥土整治得如此细致,必有合用的工具。宋时人写《耕织图》诗里提到了“耖”,据王祯《农器图谱》,耖是“疏通田泥器”,作用同北方旱田的耙类似,好像是从耙演变出来的。耙也未尝不可用于水田,只是究竟不甚合用,所以又特为创造出来耖。《农器图谱》说“其齿比耙齿倍长且密”,横梁上面装有扶手,人用手按着扶手,前面用水牛来拖,方式也和用耙一样。田块大的把两个耖合并起来工作,叫做“连耖”。这样反复进行,田里的泥土就会弄得很熟很透。它的齿既长又密,可以想见,功效是要大大超过以前的礰礋。
如果说,耖的功效和耙相仿,那么水田区的农民也制作出与劳动相当的工具,那就是“平板”和“田荡”。王祯说:“田方耕耙,尚未匀熟,须用此器,平着其上荡之,使水土相合,凹凸各平,则易为秧莳。”其中所讲田荡,是一根带Y杈的树枝,前面Y杈顶端横装一木板,由一人操持推动。平板长方形,较大,有绳系着,由人或牛拖了摩田。“摩田须平,方可受种”。田荡是在耖过之后把水和泥调和均匀,并把田面大致弄得平整;平板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田面摩得更平,为播种水稻和插秧做准备。
土地是一本书。农民们把土地翻开,又合上;合上,又翻开。乡亲们的长年累月,不厌其烦,就是一种对生活的阅读吧。这种阅读,是精细的,是彻底的,是深入的。犁铧揭开的是历史的厚重,齿耙埋藏的是未来的憧憬。这种特殊的承上启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淡出历史的剧场,但我相信:犁耙作为一个农耕图景符号将一直在乡村的土壤里葳蕤……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农业局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