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意话春耕
2019/3/7 15:17:32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00多年前的《荀子·王制篇》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春耕的好时机。立春过后,在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春耕由南到北从2月持续至5月底,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春耕,2000多年前的《荀子·王制篇》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春锄扑扑趁初晴
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贴近农家生活,因此他们的诗也反映了春耕的热闹景象。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这是清人姚鼐的《山行》,诗人给我们描述的,正是一幅热闹而美丽的春耕图。南宋陆游《春耕》诗:“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
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文字妨求道,
杯觞害养生。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唐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春耕》诗:“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优美的诗词,雅人的意境。“灵海三月春,万里无片云。耕田老黄牛,无视过路人。”让我不禁缠绵在醉人的诗情画意,想着一粒粟、万颗籽到一垄田、一畦地,眼前浮现出“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春耕景象。唐张继《闾门即事》诗:“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曾巩《二月北城闲步》诗:“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另外,古诗中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耕的方法和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清潘曾沂在《潘丰豫庄本书》中说,种田最要紧的是春耕。春天冰冻消化地气便通了,趁这时耕田,加倍得力。隔年收割过了,先把田土翻弄一两回,到了立春后12日内,就要动手起耕。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春耕就是在春季通过犁、耙、耖,对土壤进行耕作,季节性强,时间短。唐·杜甫在《洗兵马》中道:“布谷处处催春耕。”清陈恭尹在《耕田歌》亦道:“春日至农事始,鸡未鸣,耕者起。”在春耕时,稻田应深耕25厘米以上,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明马一龙《农说》:“农家栽禾启土,九寸为浅。”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禾稻”条说:“耕田大率深至八寸,故倍收。”《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春耕的主要任务,是为禾苗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它吃饱、喝足、住好,促使禾苗好好“长身体”,从而提高产量。禾苗的根系在泥土里吸收养分,还要靠空气帮助,如果土壤板结,空气和水分不能流通,根系就很难伸长,故必须进行耕作。但耕作粗放,土粒之间的空隙过大,不利于保水保肥,禾苗的根系不能和土粒紧密接触,对生长极不利。所以,除了犁耙外,还要耖田,即要把泥土耙得像芝麻糊一样,成为油泥,禾苗的根系才能长得四平八稳,既耐旱又不倒伏。
皇帝“亲耕”祈年丰
在古代,春耕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连贵为至尊的皇帝在春日里也亲历耕犁,以示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谓之“亲耕”。
如清康熙帝在《春雪》中写道:“三冬望雪意殷殷,积素春来乱玉纹。农事东畴堪播植,勤民方不愧为君。”至清代,皇帝亲耕已成礼节,一般选在二三月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皇帝亲耕前,先要到西苑(今中南海)丰泽园前的演耕地里练习一番,以免亲耕时生疏。正式亲耕之日,一清早,皇帝就乘舆前往城南的先农坛,先祭拜先农,然后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执鞭驾牛,扶犁耕播。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一般往返来回三趟,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但也有皇帝当真耕田的。据记载,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在京南的乡间视察春耕情况,曾亲持犁器,一气儿耕了一亩地。当时共有万人观看此景,大学士李光地特为文勒石,以志其事。
现代人种田也讲究春耕,只不过其耕作方式已与古代大不相同。“三月田沟走水浑,机耕机播绿村村。溪垟日暮鸡声远,白鹭新留埂上痕。”这是今人写的春耕诗,与古诗不同的,此诗反映的是现代农村机械耕种的情景。虽然机耕已比较普遍,但扶犁呵牛的原始耕作方式仍时见田间地头,也成为田园风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职钊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