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风吹稻花香两岸

2017/10/11 9:49:12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碧波万顷、日出斗金的洪泽湖西岸,有一个从8000年前走来的鱼米之乡———泗洪,她与洪泽湖东岸的淮安市隔湖相望。千百年来,两地同饮一湖水,风吹稻花香两岸。是洪泽湖水滋润出淮安大米稻香千年,也是洪泽湖水浇灌“泗洪大米”千年飘香。泗洪是名酒之乡,螃蟹之乡,更是优质稻米之乡。建国以来,泗洪先后8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泗洪大米”与“淮安大米”,如今双双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而享誉四方。  

远古飘来稻花香  

泗洪是人类发源地,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早在5万年前,泗洪双沟下草湾人就在此逐水而居;顺山集遗址表明:8000年前先民就在此聚居驯稻。顺山集与淮安青莲岗遗址仅一湖之隔,地缘相近遗存相同,分别留下炭化稻粒。同为江淮流域的泗洪,1996年才从淮安划入宿迁市。  

“泗洪大米”与“淮安大米”同为江淮稻作之源。考古发现,顺山集先民们的生活、劳作习惯与青莲岗先民们相近。在其独立的生活区周边挖深沟,形成环壕集中聚居。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也极其相似,特别是在劳作生产区发现的水稻栽培相关的遗迹,如水口、水沟、水坑、水田及炭化稻和驯化稻等,均表明当时存在人类有意识的水稻栽培活动。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用“江苏文明之根”形容顺山集文化,他说:“江苏的‘苏’字,繁体字写作‘蘇’,它的形象是水草丰茂,有鱼有米,泗洪顺山集文化遗址,恰恰是江苏乃至淮河中下游地区已知最早的鱼米之乡,是对‘苏’字的精彩诠释。”泗洪顺山集稻作遗址的发现,为中国稻作文化添上浓浓一笔,还把江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  

好水滋养好味稻  

天赐洪泽湖水,哺育两岸稻花飘香千年。淮安是漂在水上的一座城市,这里,好水、好土培育出中国好味稻。2012年,“淮安大米”荣获中国地名商标,被誉为现代稻米产业“领头雁”。泗洪更是一个用水诠释美的地方,被誉为“水韵泗洪”。稻花香时,大湖、湿地、森林、田原百鸟齐鸣、蛙声一片。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和独特优良的生态环境,不光酿出“双沟”美酒,清末就已生产“贡米”,今以地域冠名的“泗洪大米”更是名扬天下。且看专家对“泗洪大米”品质鉴定评语: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堪称米中精品。  

泗洪在江苏率先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环境示范县和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先后建成了65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万亩有机米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产品107个,绿色农产品22个,有机农产品9个,“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全省领先。  

稻香千年香万里  

“泗洪大米”从历史而来,和“淮安大米”一样,又在创造新的历史。  

坚持以良种促品质,以良法增单产。  

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全县75万亩水稻优质品质达90%以上。坚持引导使用有机肥,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实行秸秆还田,减少化肥用量,培育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坚持引导立体种植,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全县已达15万亩,此举让泗洪好大米成为了百姓心中的金牌。坚持统一扎口管理。使用国家农产品认证标志的大米加工企业,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泗洪大米”不达标、不授权、不注名。如今,“蟹园、家缘、穆墩岛、麦华、军绿”等一大批带有“泗洪大米”印记的名牌大米如雨后春笋,走进万户千家。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淮安大米”与“泗洪大米”携手走过漫漫路;放眼未来,洪泽湖畔稻花依旧笑春风。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