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中国土豆引种俄罗斯“第一人”

2018/6/29 9:16:32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11931529981518484.jpg

在俄罗斯,土豆享有“第二面包”美称,每年人均消费量达170公斤,人们一年四季每顿饭都离不开土豆。  

在中国,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启动后,更是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然而,中俄两国之间,这种俗称“土豆”、学名“马铃薯”的农产品似乎并无交集,直到有一个中国人——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把中国土豆引种到了俄罗斯。自此,中国马铃薯开始在俄罗斯大地生根、发芽、开花……  


跨界!一路向前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细致温和中不失严谨认真,睿智机敏中不乏沉稳坚韧。这是杨波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96年,出生于四川宣汉革命老区的杨波,带着17岁的青涩走进绿色军营时不会想到,未来的他将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严格的军事化生活让他迅速褪去年少稚嫩,成长为军人中的强者——特种兵。军队的磨砺也培养出他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承担的可贵品质。  

2001年,退伍复员的杨波拒绝“铁饭碗”,选择了一家餐饮企业。2003年,他开始自主创业,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并迅速占领了北京市高端餐饮原材料市场,建成北方地区最大的娃娃鱼养殖基地。创业初期,只要有娃娃鱼的地方,他都去考察,有一次7天跑了8个省,吃住都在农民家。  

此后,杨波又相继引进繁殖河豚、雅鱼、老虎鱼等名贵品种,拥有北京地区唯一的河豚养殖销售资格,建立起自己的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干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另一个迅速崛起的领域——大健康市场所呈现出的高速增长态势,让杨波看到了新的方向。他隐隐感到,大健康产业的春天来了,需要进行详尽布局和战略规划。2012年的一次东北之行,开启了他与俄罗斯西伯利亚之间的精彩故事,也促使他再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偶然领略到俄罗斯白桦茸神奇的保健功用后,杨波马上到白桦茸的产地西伯利亚进行实地考察。他发现,在西伯利亚,这种生长在原始白桦林里的白桦茸是俄罗斯的国宝,当地人使用白桦茸泡水饮用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想办法带回国,给国人造福。”杨波当时想。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2014年5月,杨波创立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并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建立国际领先标准的研发中心和加工工厂。“我们的合作团队非常优秀,同时还掌握着整个俄罗斯白桦茸50%以上的原料市场,通过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形成中俄之间健康产业的大平台。”  

“在俄罗斯,平均每2万株西伯利亚白桦树,经过5年才能产生一棵菌株,我们在原料挑选上只选择菌株生长10年以上的,以保证良好的药效;在白桦茸提取精粉的制作上,我们率先在业界将低温破壁萃取技术运用于白桦茸有效物质的提取,实现了原料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双重保障。”凭借优异的资质,最终杨波的企业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白桦茸在中国的唯一合法资质企业,杨波也成为了西伯利亚白桦茸引进中国的“第一人”。  


跨国!到西伯利亚种植马铃薯种薯  


2017年9月6日至7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一位中国企业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就是杨波。  

俄罗斯杜马远东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致辞时特别指出:“杨波董事长作为中国优秀企业家,是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代表,他们前期投资的西伯利亚白桦茸项目直接带动伊尔库茨克当地300多人就业,将俄罗斯优质产品白桦茸引进至中国后,又大力发展中俄绿色农业项目,建立了中俄产业合作的良好典范,增强了双方的互信与互利合作。”  

原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除了白桦茸项目,杨波还与俄方企业合作,在托木斯克投资建立冷杉研发基地,进行西伯利亚冷杉人工培育和种植,参与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产业建设。此外,在往来西伯利亚的过程中,杨波发现,俄罗斯有大面积的高寒黑土地尚待种植开发,特别适合种土豆;虽然土地辽阔,但俄罗斯粮食不能完全自给。“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建设农场、种植土豆,既可解决俄罗斯的粮食问题,也可供给中国市场。”杨波再次敏锐地捕捉到了投资新领域。  

2016年12月,在杨波陪同下,俄罗斯科学院农业首席科学家卡尔恰诺夫院士等专家到中国实地考察,探讨相关合作;同月,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派代表出席俄联邦杜马远东及北方发展战略委员会扩大会议,与俄方商讨在俄发展马铃薯育种及农业产业园项目,最终项目全票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开发团队,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薯类指导专家组组长金黎平的研究团队,以及中国农大、北京市农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等马铃薯专业研究机构达成紧密合作,共同发展马铃薯项目。  

“2017年初,在将中国马铃薯原原种出口至俄罗斯进行试种时,还发生了个小插曲。”杨波笑着说,“之前,中国土豆的种子从没有出口到国外,俄罗斯也从未从中国进口过土豆种子,因为是原原种,体积不大但货值很高,结果引起了海关的高度警惕,最终折腾了三四个月才得以通关,差一点就错过了种植季。”  

有媒体还对出口专门报道:“经张家口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的马铃薯原原种出口俄罗斯,实现张家口辖区马铃薯原原种首次出口。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出口后,将用于中国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种植。”  

杨波说,“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步,2017年春季,我们在新西伯利亚试种了450亩原原种马铃薯,当年9月底收获了在俄罗斯的第一代种薯,我们将收获的部分种薯出口到了中亚国家,成为中亚马铃薯种薯供应的桥头堡,今年我们用去年收获的种薯种植了1500亩。”  


跨越!培育异国百万亩马铃薯育种基地  


正是由于在西伯利亚的多项产业投资,杨波获得了俄罗斯方面的邀请出席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杨波与俄方代表签署了金额达90亿卢布的绿色农业长期投资项目,受到俄副总理、俄农业部长、俄杜马远东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等俄罗斯高层领导亲切接见。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再次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基因研究院联邦科研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马铃薯育种和农业发展合作。  

2017年10月11日,作为中俄合作的标杆企业,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再次应邀参加高规格会议——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农业分委会第四次会议。会上,杨波向双方农业部委领导详细汇报了马铃薯合作项目。  

2017年,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中国农业部申报的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俄罗斯马铃薯品种选育与生产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获得审核通过。作为新西伯利亚中俄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将于2025年前完成10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俄罗斯当地最大的马铃薯生产企业。  

面对记者,杨波说,“定位于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公司致力于打造以马铃薯为龙头产品的中俄境外农业产业园区,以发展农产品种植、销售、产品深加工到新品种开发繁育、种源繁育的产业链体系为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为深化‘一带一路’中俄合作做出贡献。”  

据杨波介绍,该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性较高,水供应条件完备,其土壤为该农业气候带的最佳土壤,黑土地有机质含量达4%,具有116天无霜期,适宜于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  

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以贝子美诺瓦村为例,该村有铁路和联邦等级公路经过,叶洛夫卡河流经村庄可用于建设灌溉系统,该区农业开发程度较高,农业用地的比率占区域面积的70%,随着园区的建设可开通煤气管道、电力及互联网等。  

6月初,据一路风尘刚从西伯利亚种植基地回京的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杨罗锦博士介绍,为了丰富农业园区的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价值,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他们今年在马铃薯原种的品类之外,增加了油葵的种植。“今年播种季遇上持续低温雨雪天气,但为抢抓农时,马铃薯种薯和油葵全部在10天时间里播种完成。”  

就在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时,西伯利亚农业园区一望无际的马铃薯青苗正茁壮生长。杨波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小视频,是长臂大机械正在给马铃薯基地洒水,他写道,“农忙季节,期待大丰收!”  

杨波表示,将借力“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加强与俄罗斯的全方位农业合作,推动以马铃薯为核心的更多农业项目向纵深发展,期待国内相关企业共同到俄罗斯进行农业市场开发。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