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老了
2019/8/19 10:23:33粮油市场报收藏
母亲今年80岁了,但她老人家不服老。
楼下小院内无花果树结果了,她嚷嚷着让弟弟爬树去摘,说鸟老偷吃,可她往往忘记叫什么果子,我就让她念叨五遍“无花果”,她嘴上背诵,心里却并不服气。
清晨逛家门口的菜市场,她买了菜,却时常忘记菜的名字。为了启发她,我说出菜名前边的字,逗她说出全名,她有时急眼说,我知道,但不告诉你。
母亲1940年生人,由于不喜欢坐机关,上世纪50年代主动要求从商业局糖烟酒公司来到食品厂当工人。
8小时之外我是自由的,母亲这样想。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在糕点厂工作,整日连轴转,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用她的话说是不爱睡觉。其实啊,母亲不爱睡觉,固然有身体、习惯的原因,更是因为过去家庭不富裕,母亲满眼都是活。拉扯两个儿子,也着实让她忙活了大半辈子。母亲从不要求两个儿子给她办什么事,给她买什么吃的穿的,反而总是想着儿子,留点这东西给哥哥,留点那东西给弟弟。
年幼时家境不富裕,父亲在乡村中学教书,母亲30多块钱的工资一拿几十年,但是我和弟弟从没缺过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果家里来了亲戚或父亲的学生,母亲一定做最拿手的四样菜:油炸花生米、坛子里腌好的鸡蛋和香椿芽,还有一个是烧茄子。咸鸡蛋煮好,一切两半,泛着油光的蛋黄着实令人垂涎。香椿芽捞出来,用水一冲,挂上面糊,上锅炸出金黄的春芽鱼,香脆入口。
那时我和弟弟最愿意家里来人,跟着美美地吃上一顿,真是解馋。
有人说我老了,要不怎么如此怀旧呢。我说,随着年龄增长,更加体会到父母亲情,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曾写过几句打油诗:“您那微驼的身躯,不再有往日的律动;您那花白的头发,不再有昔日的飘洒;您那瞬间单嘣词语的遗忘,不再有过往连贯的唠叨。”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眼神。小时候家住糕点厂平房,我上学时母亲每每送出大门,目送我很远很远。从平房到楼房,从高中到粮校,再到后来工作娶妻生子,母亲还是老习惯,总是说我看着你走,不让送就瞪大眼从晾台上目送。有时送出大门,母子俩依依不舍,好多时候转过头我就流下眼泪。母亲啊,您出生几个月就失去了母亲,您十四五岁就只身一人出来工作,您常说从年轻时就不喜欢看小孩子……嘴上很硬、很刚强、很倔犟的您,心底却是柔软无比。
从小到大,很少见母亲哭过。记忆犹新的是1982年我领到中专录取通知书后,母亲领着我到姥姥家报信。
母亲碰到了老街坊,给人家说,孩子考上菏泽粮校了,喜悦而又不舍的泪水从眼眶中流出。
母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别人给她一点帮助,她就始终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回馈,要么挽留在家吃饭,要么买点点心、水果,或包些包子、饺子、馄饨送给人家。从小母亲就对我说,别占人家的便宜,借人家的钱要及时还给人家。
母亲就是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撩动人们心弦的触点,山东省知名作家鲁先圣先生一篇《我只给了母亲满头白发》,读得我潸然泪下。
母亲啊,纵然儿子万般孝顺,也无法报答您对儿女的辛苦付出。此时此刻,一切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唯有祈祷祝愿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周栋梁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