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毅: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9/11 14:25:15张建光收藏
中粮集团总工程师、中粮生物科技董事长、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佟毅
9月11日,“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 ”在大连举行。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玉米深加工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联接城乡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基础淀粉和淀粉糖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年产值达2400亿元,涉及相关产业产值7万亿元。
中粮集团总工程师、中粮生物科技董事长、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佟毅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时代、新发展、新梦想,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我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好多年了。1984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做玉米加工,所以对玉米加工的情况相对熟悉一点。”佟毅在演讲中说。他主要从四方面对行业现状和趋势作出了分析:一是行业取得的成就,二是行业的区域格局,三是产品概况,四是下一步发展前景。
据佟毅介绍,目前,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2018年全球玉米产量为10.4亿吨玉米,占全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5%。中国玉米产量在2亿吨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40%。
中国的玉米加工行业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年产值已经达到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7.8%。中国的玉米加工规模,已经从“零起点”发展到“世界最大”,且占比超过一半。近年来,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玉米加工产品是淀粉和酒精。
对于玉米加工产业的分布情况,佟毅表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即“东三省”、内蒙古以及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东北加工量目前为3000多万吨,下一步会提高到五、六千万吨,其中的辽宁省粮食相对紧张,已经没太有余量搞加工。山东省是玉米加工消费的第一大省,占比27%。
佟毅表示,玉米加工的主要产品是淀粉,淀粉和淀粉糖占玉米加工量的60%,酒精占20%,其他产品如味精、赖氨酸、柠檬酸等深加工产品占20%,形成“622”格局。玉米加工集中度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几百家发展的现在的100家左右。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佟毅表示,目前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产能过剩,但他指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未来总体需求趋势是越来越多。二是粮食问题,由于政府政策、市场行为存在不确定性,粮食总量变化梯度较大,相关信息难以掌握。
近十年来,中粮尝试用新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过去,玉米加工是化学的、机械的分离加工,现在转向了利用生物技术的升级化加工。这种转向解决了分离效率低、能耗高、附加值低、工程化水平低、污水治理水平低等问题。现在,高通量筛选、微生物组学、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技术均被运用,玉米加工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技术改变。
佟毅指出,未来,“第二代技术”将被越来越多地引进。所谓第二代技术,就是利用现有地球和环境资源,把纤维素加工到位、充分利用起来,并开发生物材料。
责任编辑:麦稻夫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