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2024/9/10 10:56:30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赵丹媚
“我喜欢搞科研,也喜欢在田里,既然搞农业科研当然要去最难的地方。”就这样,201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干部章彦俊带着40多种谷子品种来到尼日利亚,开始了9年援非种谷工作。
章彦俊带到非洲的谷子品种,精选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的“张杂谷”系列,它曾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从200~300公斤提高到400~600公斤,有耐旱、抗病性强等优势。
考察后,章彦俊决定把试验田选在条件更加艰苦的尼日利亚凯比州瓦瑞镇农场。这里土地贫瘠、石头满地,当地人以珍珠粟、高粱、豆子等为主食,一亩地仅能打出35公斤左右粮食。
“中国种子跨越万余公里,很担心它们不能适应当地环境。”每天翻土、施肥、灌溉、记录种子生长数据,只为选出更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品种。同时,章彦俊及其团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并科普农作物病虫害防护知识。
“其实最难的是种植推广,毕竟这对当地人来说是新东西,但如果不做推广,前期工作都将没有意义。”于是,章彦俊免费给农场雇员分发小米及种子,并教会他们怎么种、怎么吃。
在非洲种植中国谷子更需要耐心,时刻关注谷子适应情况。在尼日利亚的第三年,章彦俊雇了一些当地青年,“培训后,我让他们帮我向农户讲解怎么种谷子”。
在尼日利亚的4年里,章彦俊逐步改善了当地种植结构,让瓦瑞镇农场实现了由粮食生产向种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他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6个谷子品种,并选育出3个较好的品种,亩产由原来100公斤提升至180公斤,被当地农业部门誉为“救命的黄金”。
随后,章彦俊受邀来到埃塞俄比亚,开启第二次援非之旅。
“看到中国谷子带来的效益后,越来越多当地人主动上门询问如何种植。”在章彦俊团队帮助下,当地在种植1.7万亩谷子的基础上,推出继续推广20万亩的计划种植目标。
在埃塞俄比亚农民熟练掌握种谷技术后,2019年,章彦俊及其团队又赶赴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布基纳法索。在那里,他们建起7个谷子种植示范农场,开展“谷子+豆子”套种技术。2021年,示范农场谷子亩产达到当地粟类作物平均产量的3倍,两年来累计为当地增产粮食约20万吨。
“布基纳法索当地农户伊利沙拿出1.2公顷地种植谷子良种,一年来比过去多收2.58吨谷子良种,多卖了300多万西非法郎,家里因此翻修了房子,还买了摩托车。”就这样,一粒粒小小的谷子,漂洋过海,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结出金灿灿的果实。
“我们有4个中国谷子品种在布基纳法索通过品种审定,这让中国谷子品种能够在当地种植、销售,意味着中国谷子真正实现了扎根非洲。”章彦俊说,目前,中国谷子已在非洲十余个国家推广种植。
根据《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余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
“退休后我还想再去非洲,去见见老朋友、看看新庄稼,一起聊天,比谁摘的谷子最大。”章彦俊笑言。
责任编辑:王博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