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食糕时时利
2018/2/24 10:22:20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年糕是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种当家美食。
人们在春节时吃年糕,不仅仅是因为它味道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寓意好:“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年糕历史悠久,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稻谷了。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6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辽代时,正月初一,北京就有家家吃年糕的习俗。
明清两代,年糕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民间有两则传说。一则是说,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叫作“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严冬季节,它就下山进村,吃人吃牲畜,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做大量食物,搓条擀块放在门外。“年”饥不择食,便用粮食条块充腹,也就不再伤害人畜了。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就传了下来。由于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另一则传说与伍子胥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吴王自以为高枕无忧,天天摆宴庆贺。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告诉随从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
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等可去城下掘地三尺取粮。”新国王夫差继位后,听信馋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百姓们按照伍子胥当年所嘱,纷纷掘城食砖,度过了难关。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
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年糕因产地不同,做法有别,衍生出多种。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西南的糯粑粑、台湾红龟糕等。年糕还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有蒸、炸、片炒、汤煮4种。江西的弋阳年糕采用“三蒸两百锤”的独特工艺制成,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柔软爽滑,韧而不黏,久煮不糊。北京年糕过去是满族拜神用的祭品,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多种,“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福州年糕是将糯米粉和米粉加糖和成面团,再放在年糕叶上蒸熟,味道香甜可口。苏州年糕有猪油年糕和红白糖年糕两种,前者糯甜,色泽白亮,水煮不腻,油煎香甜,久藏不霉;后者有玫瑰、桂花、枣蓉、薄荷4种,色泽鲜艳美观,肥润香糯,食而不腻。
作者单位:辽宁省台安县水产局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