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佐锐:投身农业搞科研 为植物架起安全防线
2018/7/7 12:45:07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开篇:“我以满腔的热诚投入到农业科研领域,不断探索、汲取前沿的知识与技术,致力于结合大数据的优势,扩充植保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业生物科研事业添砖加瓦。”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沈佐锐对自己的承诺,更是他毕生的职业追求。
异国留学求知识回国扎根搞科研
1967年沈佐锐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80年代他先后赴比利时、美国两度留学。回国后,沈佐锐选择了一个很多人认为的冷门领域——农学。谈到为何做出如此选择时,沈佐锐坦言:“在国外的留学经验让他感受到了国内农业发展的缺陷,但是当时的他对农业很陌生,也不知道农学具体要做什么,比较盲目。”既然选择农业,就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后天的勤苦好学,使沈佐锐对农业植保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刻苦钻研,1983年沈佐锐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扎实的基础,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使得沈佐锐成绩突出,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经校领导推荐,沈佐锐拥有了前往国外学习的机会,到各国做有关农业信息技术或植保新技术的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足迹达美国、比利时、日本、波兰、法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在这其中,他发现农业领域的学科专业大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各个小方向又各不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数据能够为精准农业提供一定的指导,这种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恰恰适应了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这为自己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
农业技术新储备“互联网+”显神通
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现代化航空农业写入文件标题。要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从农业科研的角度来说,沈佐锐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互联网对科研知识的获取,科研工具的使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生物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科研辅助是非常管用的,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就没法快速获得作物基因组等海量的数据,这在很多当代生物学科研人员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另外互联网给生物信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分析软件,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于科研。”从生产方面来说,沈佐锐也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大数据的收集有促进作用,数据收集对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精确的指导,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农业植保体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农业发展新趋势科学创新塑体系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总结实践经验,沈佐锐研究出一套属于更为全面的植物防护体系。其中包括“2.3.4”理论,“2”指两个循环,包括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主要指明了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农业资本的融合;“3”为农业发展三个界限,即植物、微生物和动物;“4”指植物保护的四道防线,系统防治包括耕作模式的改变,物理防治包括地膜、果品袋的使用,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技术的运用而化学防治则包括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向。
沈佐锐指出:“在未来大国农业的发展中,结合当前的发展实际,农业将逐步由“产学研”拓展为“产学研政媒消”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媒体的舆论导向,聚焦消费者的关注热点。而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大数据的运用。将互联网技术巧妙的用于农业发展中,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更是植物保护网络的构建基准。”植保系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植物保护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今后的发展中,沈佐锐将理论体系与企业实践集合,让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为农业生产安全和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宋立夏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