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山有扶苏
2018/2/24 10:19:59王张应收藏
“山有扶苏”,出自《诗经·国风·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扶苏是树木,枝繁叶茂的树木。也有人将扶苏理解为一种树名,据说是桑树。那种树,能长出大片肥厚的绿叶,用以养蚕;能结出晶亮紫红的桑椹,味道甜美。
我于《诗经》里读到“山有扶苏”,眼前并没有呈现出山上茂盛的树木,也没有发现那位于大树底下约会美男子的妙龄少女。我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他叫“扶苏”。
“扶苏”者谁?秦始皇长子也。时人称之为“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后世一直延续这种称呼,“扶苏”前后,总少不了“公子”字样。
如此称呼,明显有一种亲切和尊重的味道。
后来人尊崇扶苏,绝非源于扶苏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子,而是因为扶苏的为人。史书记载,公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一位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贤明仁厚,备受天下人拥戴,父亲秦始皇却常常对他不快,原因是他敢于谏言。
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且因此逃亡。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下令逮捕审问所有儒生。儒生们相互告发,牵连了更多的人。460多名儒生祸从口出,被秦始皇活埋于咸阳。还有更多人被流放到边地戍守。扶苏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多次上书力谏,终于触怒了秦始皇,被赶出朝廷,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天,巡游途中,秦始皇病重,遂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谁料遗诏还未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突然驾崩。赵高、李斯等人与秦始皇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列举扶苏和蒙恬种种罪名,勒令他俩自杀谢罪。
胡亥派使者将伪遗诏送到上郡,扶苏接到遗诏,一阵痛哭,抹干眼泪即要自杀。蒙恬阻止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30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一个使臣到来,你就自杀,怎知这里面有没有诡计!我请求你重新请示一下,等情况明确再死也不迟!”使者见状,便在旁边一再催促逼迫。柔弱愚忠的扶苏对蒙恬说:“父让子死,还请示什么?”说完一剑自刎。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三年,丞相赵高已牢牢把握了朝政。此时,他的野心极度膨胀,企图自立为帝。
指鹿为马,清洗朝臣,最终派人谋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世死后,“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子婴系扶苏长子,史称秦三世,秦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仅46天,无奈投降刘邦,秦朝失去天下。
后世有一种说法,假如扶苏公子不自杀,登上了秦二世王位,则大秦王朝不至于那么快灭亡。说法或有道理,失民心者必然失天下。唐人杜牧《阿房宫赋》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曾经思考一个问题,“山有扶苏”与“公子扶苏”有无关联?“山有扶苏”在前,“公子扶苏”在后。或许,秦始皇爱读《诗经》吧,喜欢长子,便以“扶苏”二字为长子命名。秦始皇一定希望他亲手植下的这棵小树,能长成参天大树。
可惜,气吞山河的秦始皇,终究左右不了身后之事。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