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海: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
2018/9/13 10:17:23粮油市场报收藏
在9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大商所将加快推出玉米期权,全力推进生猪期货上市,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
王凤海指出,玉米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近年来其产量、消费量均超过两亿吨。玉米产业也是我国产业政策调控的焦点之一,特别是2016年实施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市场基本面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上游玉米种植面积连续调减,下游饲料、养殖业出现了“北粮南运”“南猪北养”的新格局,同时玉米价格波动加大,农业经营主体避险需求大幅增加。
面对新的形势,大商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围绕玉米期货形成了系列避险链条。目前,玉米产业链全部大型贸易企业、50%的全国30强饲料企业集团,以及75%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都在利用玉米期货规避现货经营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围绕玉米期货形成的避险链条已成为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较为充分的品种系列之一。
二是市场运行效率明显提升。
大商所通过对玉米品种实施集团交割制度,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实施期货交易商制度,并增挂跨期套利合约,玉米近月合约明显活跃,为产业客户连续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提供了便利。
三是产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大商所联合相关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成功探索出“保险+期货”模式。2015年至2017年,在玉米、大豆、鸡蛋品种上,支持相关机构完成了47个“保险+期货”试点。
今年大商所预算支持3亿元,在玉米、大豆、鸡蛋品种上,推出了包括“保险+期货”在内的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多种业务模式。
王凤海说,下一步,大商所将加快推出玉米期权,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目前相关合约、规则、系统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市场培育正深入开展;全力推进生猪期货上市,不断完善饲料及养殖避险链条,力争为生猪养殖产业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将玉米交割区域扩大至全国,努力推动玉米市场从北到南、从产区到销区的全面融合和畅通。
责任编辑:戚燕娣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