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与栲何干
2017/11/24 10:03:11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正值那场浩劫结束前后,刚开始学写作文,大家都不会写,要么抄高年级同学的,要么抄报纸上的,要么互相抄。不论所写内容是什么,开头几句基本一样,比如“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抓纲治国的大好形势下……”到初中学《诗经》后才知道,这竟然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写作方法,叫做“比兴”。用朱熹话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有的“起兴”句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称“比兴”。比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沙洲上和鸣的鸟起兴,同时用鸟比喻淑女是君子的良配。
还有很多起兴句与所歌咏的主题并无多大关系。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全诗三段,每段第一句都是山上有什么树,洼地有什么树,然后分别是你有衣裳不穿,有车马不坐,等你死了别人占有享乐。你有庭院房屋不洒扫,有钟鼓不敲击,到你死了别人占有乐陶陶。你有酒有食何不弹琴鼓瑟尽情享乐?到你死了别人占有进你室中。
诗中用来起兴的“枢、榆、栲、杻、漆、栗”只是六种常见树木而已。比如栲,据《尔雅·释木》,栲即山樗。陆机《诗疏》云:山樗与田樗无异。樗根煮汁,能治疗下血及痢疾。取白皮和粳米、葱白、甘草、豆豉同煎饮服,血痢便断。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也记载过亲身体验的一个方子,说他每至立秋前后即患痢,有时还腰疼。取樗根一大两捣筛,以好面捻作馄饨子,如皂荚子大,清水煮。每日空腹服十枚。没什么禁忌,有神奇的效果。清人吴其濬考证,樗即椿之气臭者(就是臭椿),生山中者名栲,根荚皆入药,木材比较坚韧,可做器具。
诗中所述树木无论有多大用处,生长何处,与后边描写之人的行为并无必然联系,纯属起兴而已。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争议颇多。《毛诗序》认为此诗讽刺晋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洒扫,政荒民散,将以危亡。
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但更多的人认为这一说法毫无史实根据,不足为信,认为诗中讽刺的是一个只知道积攒财富,有很大产业却不知享乐使用的守财奴,两眼一闭,一切财富都成别人的了。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此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生命确实有无数种可能,人生也没有标准答案。作诗为文也未必一定就非得歌颂什么、讽刺什么,也应当还有更多的表达。比如《山有枢》,或许作者主观上并非在讽刺什么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热心劝勉朋友,看到朋友拥有财富却不知享用,或是因为节俭,或是因为生性吝啬,又或者是因为忙于事务没有时间,不能过悠哉闲适的生活,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因此十分着急,用一些严厉、可怕的言辞,警告朋友生命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能白白劳碌,空忙一场。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作者的朋友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勤俭节约、不追求享乐的人生态度。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有价值,相信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地位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思考。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