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苏轼:惟有悯农心尚在

2023/10/12 14:51:00粮油市场报收藏

苏轼,身上“标签”甚多,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音乐家、医学家、教育家……以及人生态度和审美意趣堪称范式的“生活家”。似乎世称“坡仙”的苏轼,周身总是缭绕着汪洋恣肆的才气、风云雄浑的豪气、绝尘超逸的仙气,眼中“只有诗和远方”。殊不知,他也时时刻刻“关心粮食和蔬菜”,爱农悯农务农助农,全身浸润着浓浓的“泥土气”。

仁心知悯民,常告雨霁符

熙宁四年(1071年),是苏轼仕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十一月离京,赴杭州任通判,之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逡巡辗转达八年之久。

执政于地方,他对农事尤为上心,时时念记着阴晴雨雪,为久旱不雨、冬日无雪而忧,为甘霖普降、瑞雪盖地而喜。据载,知密州时,每逢天旱即带人依照当地风俗,赴城南常山祭神祷雨。熙宁八年(1075年)春,又逢大旱,“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苏轼以“摩抚疮痍”为民祛旱之心再赴常山。似乎是他的一片虔诚,感动了神灵,祈雨立应,天降甘霖,苏知州喜不自胜,写下《次韵章传道喜雨》:“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而由《苏东坡文集》收录诗文统计,自嘉祐年间步入仕途,或为祈晴,或为求雨,或为祷雪,或为灭蝗,苏轼撰写的诸如《祷龙水祝文》《祷雨社稷神祷文》《谢雪祷文》等达57篇之多。今天看来似是荒唐,但那篇篇首首、字字句句,岂不更是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阜民安的殷殷之语、拳拳之心?

仕途蹭蹬,宦海沉浮,苏轼一路走来,以雨雪为墨、以山川为纸,写一篇篇一首首诗词。

在他笔下,有农景之美、农民之乐。如,知徐州时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五首词,一阙一境、一句一景,宛如电影短镜头,展示着乡村的自然景色、农事耕种、生活情趣,自然灵动、清新活泼。

在他笔下,更多的是乡村之敝、农民之苦。熙宁五年(1072年),所见是民生多艰、赋税繁重,“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熙宁八年(1075年),所见是民不聊生、吃草啃土,“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熙宁十年(1077年),所见更是村庄凋敝、满目疮痍,“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以及“三年东方旱,逃户连鼓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苏轼之一生,风风雨雨,历经坎坷,可谓“崎岖世味尝应遍”,但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但他“惟有悯农心尚在”,始终心系百姓,始终关注民瘼。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职守地方,也使得苏轼对当时“熙宁变法”的弊端,看的更为真切,感触更为深切,言辞间难免有些许牢骚。元丰三年(1080年)七月,因言获罪,苏轼身陷“乌台诗案”,由一州太守骤然沦为阶下之囚。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官职小不说,还没有实权,“不得签书公事”。

翌年二月,初到黄州的苏轼是低落的、困顿的。低俸薄禄,一家老小无住、无食,生计艰难。如他在《寒食雨二首》中所写的那般:“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漏屋,空厨,野菜,湿柴,破灶……尽是穷愁与失意。

然而苏轼又是达观的、务实的。在好友襄助下,借得黄州东坡一处荒地耕种。但由于荒弃日久,荆棘遍野、瓦砾满地,加之天气干旱,苏轼尝尽了垦荒劳作之苦。但劳作之苦,对于失意的苏轼而言,无疑也是一种释放、一种排遣。其间,曾作有《东坡八首》。

“其一”:“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苏轼原本也是饱读诗文的一介书生,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俨然已使他成了一位土里刨食的农夫。除草棘拾瓦砾,希望辛辛苦苦开垦的田地里早日长出粮食,希望丰收的粮食堆满自家的仓房。

人勤地不懒。在“其五”中苏轼写道:“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播种之不足一月,田里已长出青青的麦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格外感谢传授他农事经验老农,让他知道要想小麦丰收,前期麦苗不能太旺盛,以免空耗地力;如果要多打粮,吃到更多的面饼,还要让牛羊经常啃食一些麦苗。种地也有好多学问,苏轼叹服不已、拜谢不已。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黄州,苏轼仕途蒙尘,但在艰难困苦中,人生却达到了新境。尤其是躬耕之地———东坡,也再三现于他的笔下。《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江神子·乃作斜川诗》“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躬耕之中,苏轼深切体会到农事的艰难,为他爱农悯民情怀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他的豪气与诗情荡然释放、浴火重生,实现了惶惶然的“苏轼”到盎盎然的“苏东坡”的蜕变。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试拈诗笔已如神”。如有神襄的苏轼一生著作丰盈,仅留存于世的便有词350余首、诗2700余首、各类文章4000余篇,浩浩海海。然而面对生活之困顿、目睹民生之艰辛,不禁也生发出“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的愧叹。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政治家,苏轼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讲真话、行直道,特别是提出了以“救之于未饥”为核心理念的防灾赈灾思想,不仅造福了一方,也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借鉴。

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苏轼任杭州知州。到任后,通过实地察访发现,浙西多地“冬春积水,不种早稻,及五六月水退,方插晚秧,又遭干旱,早晚俱损,高下并伤,民之艰食,无甚今岁……两浙水乡,种麦绝少,来岁之熟,指秋为期,而熟不熟又未可知”。无粮不稳,苏轼预想到第二年春夏之交,“必有饥馑盗贼之忧”,忧心忡忡。十一月四日上《乞赈济浙西七州状》,陈报灾情,以期引起朝廷重视。同时,请求朝廷早日谋划对策,准许杭州第二年应纳的钱粮分批收缴。

元祐五年(1090年)五六月间,浙西数郡又连遇大雨,太湖泛溢,农田积水逾尺,米价上涨。苏轼心急如焚,连上七封奏章:

七月十五日,上《奏浙西灾伤第一状》;七月二十五日,上《奏浙西灾伤第二状》;八月二十五日,上《申明户部符节略赈济状》;九月初七日,上《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九月十七日,上《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十月二十一日,上《相度准备赈济第三状》;十一月二十一日,上《相度准备赈济第四状》。

在奏章中,苏轼奏报灾情、粮情、民情,直言朝廷上下应早日谋划、及时应对,“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古今不刊之语也。至于救灾恤患,尤当在早。若灾伤之民,救之于未饥,则用物约而所及广,不过宽减上供,粜卖常平,官无大失,而人人受赐,今岁之事是也。”他又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如,宽减杭州的赋税比例;将杭州按例运送京城的大米,一半折算成绸绢,减少本地米粮外流;在江淮等丰熟地区,趁米价平稳,提前收购五十万石白米,以备杭州急用;为平抑米价,冬季将义仓常平米每斗减五文,贱价出粜……

苏轼这些全局性、前瞻性的筹划,虽然受制于种种原因,多方掣肘,未能得到全面的落实。但在应急预警、生活必需品供应、物资储备、稳定物价等方面已形成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报喜不报忧的政治环境下,苏轼的“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无畏无惧,锲而不舍,一封接着一封的奏章,是灾情的直陈、民意的上达、策划的请示,也是一种不计自身利害的为国忠谏、为民请命。(韩红军,作者单位: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莉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