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古代的火锅

2017/10/9 10:09:12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火锅是中华民族的独创美食,制作简单,风味独特,火锅里几乎包含着所有种类的食物,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一般,胸怀宽广,包容万象。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将各种肉类放入特制的鼎中边烹边食,称为“温鼎”。“温鼎”内有夹层将其分为两部分,上层盛放汤羹肉类,下层放置炭火燃料,设有火门用来更换炭火,鼎的周围有透气孔,这就是火锅的雏形了。不过此时的火锅还只是王公贵胄们的奢侈品,到了战国时期,火锅普及开来,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用来烹煮的“温鼎”也小了许多,此时的人们也开始在食用火锅时蘸些盐、辣椒等调味品,吃火锅蘸料的习俗逐渐形成了。  

魏晋时期,火锅更加盛行,人们也开始了对锅底的研究,鸡汤锅、麻辣锅等各种汤锅应运而生,而火锅器具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魏文帝曹丕酷爱火锅,吃一次火锅要吃好几种锅底,而一只鼎只能盛一种锅底,吃一次火锅要用很多只鼎,非常麻烦。为此,曹丕发明了“五熟釜”,在铸造时将鼎中的空间分成5部分,这样一只鼎里就可盛放5种锅底,比我们现在常吃的“鸳鸯锅”还要高端。  

到了宋元时期,火锅的吃法进一步发展,人们学会了将肉切片,这样既熟得快又味道鲜美,用筷子夹着肉片在锅里涮两下即可食用,“涮火锅”的时代来临了。明清时期,火锅发展达到新高度,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锅,比如四川重庆的麻辣香锅以及北京的老北京涮肉等。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