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新疆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8/12/10 10:22:20粮油市场报收藏

麦收.jpg


截至11月30日,新疆各类企业共收购小麦274.8万吨,收购工作基本结束。农民高兴、政府满意、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小麦收储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政府引导、市场定价、多元主体收购、生产者补贴、优质优价、优质优补、应急托市收购”的新机制引领全区粮食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全区小麦自今年6月20日起开秤收购,截至11月30日,各类企业共收购小麦274.8万吨,收购工作已基本结束。”12月6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干部刘学明介绍说,农民高兴、政府满意、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小麦收储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种好粮”导向突出  

从“政策市”走向“市场市”,并没有让全区小麦价格产生明显的“水土不服”,而是在保障粮农基本收益的基础上,为“优质优价”的积极导向拓展了更大空间。  

今年小麦收购期间,全区三等及以上的冬小麦价格保持在2.32~2.68元/公斤,三等及以上春小麦价格保持在2.16~2.58元/公斤,收购价格始终处于合理区间,全区粮食主产区的普通小麦收购价格略高于上年。  

刘学明介绍,在新政策引导下,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优质小麦价格明显高于上年。一些产区的有机小麦售价高达每公斤5元,种植优质小麦的农户增收十分明显。  

塔城地区额敏县上户镇种粮大户宋红伟今年种了1700亩小麦,总产量近600吨,销售价格每公斤2.35~2.5元。“新政策体现最突出的是优质优价,品质越好价格越高。”他说。  

这正是小麦收储制度改革要实现的目的之一,即通过“优质优价”导向,引导粮农“种好粮”。从全区小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来看,这也是小麦产品从“大众化”走向“精品化”“专用化”“特种化”的必经之路。感受到明确的政策导向后,宋红伟决定将明年的小麦品种调整为品质更优的“新冬18号”。  

今年是小麦收储改革启动之年,小麦收购总体效果好于预期,自治区政府制定的最低价托市收购预案没有启动。在保障粮农基本收益、体现“优质优价”的同时,解决了压级压价和打“白条”等问题,还减轻了自治区财政负担。  

“这说明,新疆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是成功的。”刘学明说。  

多元市场主体“同台竞技”  

新疆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原来的国有粮食企业政策性收储变为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从今年的收购情况来看,截至11月30日,全区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86.3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8%;中储粮新疆分公司各直属企业收购39万吨,占收购总量的14%。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小麦收购中发挥了市场导向作用。  

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进一步活跃了粮食收购市场。目前,全区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上小麦粉加工企业共收购34.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13%;其他企业收购1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5%。  

新疆仓麦园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部经理刘金玉说,公司今年的收购量并不大,只有1万吨左右,但对于新政策的导向感受明显。该公司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37~2.7元,“优质优价”对粮食生产者的引导作用十分积极,公司明年将更加充分地参与到优质粮食收购中。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今年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小麦产大于需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等主产区普通冬小麦开秤价格偏低等情况,自治区及时组织和田地区、巴州、乌鲁木齐市等销区企业到产区收购小麦,引导产区小麦价格回升至合理区间,维护了粮农收益。  

“通过改革,小麦收储实现了从国有粮食企业‘唱独角戏’到多元市场主体‘同台竞技’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面粉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等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入市收购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刘学明说,改革消除了政策壁垒,激活了市场要素,活跃了粮食市场。  

合力推动确保改革实施  

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涉及全疆130多万粮农的切身利益,确保其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意义重大。为此,自治区在实施之初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努力实现“有人种粮、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人管粮”。  

收储期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带头执行收购政策,确保小麦收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且始终高于自治区最低收购价。各地积极支持具有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入市收购,支持和引导粮食经纪人参与收购。为确保“有钱收粮”,自治区设立8亿元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为收粮企业融资增信提供保障;协调农发行按照企业需求发放市场化收购贷款。  

此外,全区各地提前腾仓并库,确保“有仓收粮”;加强粮食安全监管,确保“有人管粮”等工作,都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学明说,下一步,自治区将继续完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等相关配套政策,推进优良品种推广、优质小麦供给等工作,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戚燕娣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