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来自曹操的礼物

2023/9/12 10:24:14粮油市场报收藏

□瀛洲海客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时,吸引了众多游客与三国爱好者前往参观。高陵,即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的陵墓。尽管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公认,但仍有人认为用“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说服力并不是很足。它还有可能是曹操赠送给臣子或亲属的礼物,墓主人收到该礼物后,对其十分珍惜,遂将其带入墓中。

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史载,曹操的确经常给别人送礼物。除心腹、亲属外,就连敌对阵营中的太史慈、诸葛亮等人,也收到过曹操的馈赠。那么,曹操送出去的礼物都有哪些呢?

亲送黄金却惹猜忌

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是东汉中期赫赫有名的宦官曹腾。出生在这种官宦人家,曹操自然深谙人情往来,也习惯用送礼来达成目的。在他年轻时,就曾向主持“月旦评”的汝南名士许劭卑辞厚礼,希望得到后者评价,以期一举成名。但有些时候,送礼非但不能如愿,说不定还会起到反面效果。

建安初年,曹操就给西凉骁将胡车儿亲手送过礼。谈及此人,熟悉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多半会想到那场令曹操损失惨重的宛城之战。原著第十六回提到,张绣降曹后,其婶婶邹氏被曹操私纳,张绣不堪其辱,乃起兵反叛。在此之前,张绣密令“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爱将胡车儿将曹操的贴身保镖典韦灌醉,并盗走其双戟,致使后者最终在战斗中力竭身亡。

张绣复叛,历史上确有其事。除典韦外,曹操长子曹昂、侄曹安民亦殁于此役,还有年仅十岁的曹丕,若非乘马逃脱,恐怕也将遇害。从演义的角度看,这场直接改变了曹魏政权未来接班人的惨烈战役,似乎只因为曹操的好色。

但早在南朝刘宋时,史学家裴松之便给出了另一种解释。据《三国志·张绣传》裴松之注引《傅子》记载:“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胡车儿既为张绣亲信,曹操就不该越过张绣送给他黄金,更不该亲手送。秦汉魏晋之际,人身依附关系愈发紧密,部曲、扈从、宾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是主公的“私有财产”。故曹魏名将臧霸、李典等人降曹后,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对部属的直接管理权。而曹操亲自给胡车儿送黄金,显然会令张绣感到极大威胁,这或许才是他反叛的一个重要因素。

曹操因此吃尽苦头,所以他日后再送人礼物时,往往含蓄迂回,好似在打哑谜。

送诸葛亮五斤﹃口香糖﹄

曹操《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操曾送给诸葛亮五斤鸡舌香。

南宋赵适汝《诸蕃志》解释道:“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鸡舌香即丁香,是一种名贵的进口药材,其形状如“丁”字,晒干后又如“鸡舌”,故得名。曹操送诸葛亮这种香料,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东汉时,鸡舌香是一种常见的“口香糖”。汉桓帝在位时,作为天子近臣的侍中刁存因年老口臭,曾被赐鸡舌香。不过,因为这种香料具有辛辣气味,置于口中又有刺舌之感,不识药性的刁存并未将其含在口中。结果天子大怒,刁存遂被赐死。有此前车之鉴,高官“欲上奏其事,对答其气芳芬”(宋沈括《梦溪笔谈》),都会将鸡舌香含在口中。

这种“含香”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宫廷礼仪。《初学记》卷11引应劭《汉官仪》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可见,曹操送诸葛亮鸡舌香,即隐晦表达出了希望后者能与自己同朝为官的意思。且按东汉旧例,若诸葛亮同意,还将会被授予尚书台的机要职务。

不过,这封《与诸葛亮书》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这条记载虽见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与严可均《全三国文》,但都未注明出处。向前溯源,可知该史料取自明末周嘉胄所著《香乘》,按其说,此事又源于可信度十分低的宋本《五色线集》。基于此,有人怀疑这封书信其实是曹操写给隐士胡昭(字孔明)的,因他与诸葛亮字相同,后人常将二人混淆。西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中,亦载有“曹操招揽胡昭碰壁”一事。当然,这个解释也只是猜测,置于此处以备一说。

荀彧收到﹃绝命礼物﹄

曹操在送礼时的含蓄,不仅是对外人,对自己人亦是如此。曾被曹操赞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也收到过曹操的“礼物”,只可惜,这并非是馈赠,而是索命的镰刀。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军至濡须,(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按此,荀彧之死似乎再正常不过,但就在这句话后,史学家陈寿又写道:“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这句话,实在耐人寻味。按照陈寿著史的习惯,上下文往往有因果逻辑关系,那么,荀彧之死与曹操进魏公又有什么关系呢?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原来,曹操曾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后者打开一看,遂服毒自尽。荀彧为什么会这么做?自古以来,“食君之禄者,死君之事”(《旧唐书·李君球传》)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荀彧虽是曹操的心腹谋臣,却在建安年间长期担任汉官,守尚书令一职。这并非是曹操所愿。建安十三年(208年)后,曹操一统北方,渐生代汉之心,其麾下谋士亦多入丞相府中为掾吏,而非入朝为官。反观荀彧,却坚持食汉禄,并态度鲜明地反对曹操如王莽一般加九锡之礼,进爵魏公。所以,曹操才会给荀彧送来一个空食盒,其意暗指荀彧既不食曹家之禄,何不以死忠君乎?曹操勒令荀彧自杀,显然是一种“隐诛”。秦汉官府执行死刑时,有颇为完备的一套流程,即对犯人进行抓捕、审判,而后宣读罪状,最后在闹市公开处决。若有情节严重者,还会陈尸弃市,或枭其首,从而令罪犯身败名裂。这就是“显戮”,亦称“显诛”。与之相对的便是“隐诛”,即不通过司法审判程序,有时也不公之于众,好让“犯人”以一种隐蔽方式离开人世,以达到维护其颜面的作用。

荀彧是曹操的肱骨之臣,又善于举荐人才,在汝颍士人集团中颇具名望,于情于理,曹操都无法直接对荀彧动手。于是,他只好采取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暗示荀彧自我了断。


责任编辑:莉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